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语录 > 孟子经典语录

孟子经典语录

4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下》。社稷(jì季):国家。君:冒君。这几句大意是:人民最为宝贵,国家次于人民,而国君君的价值最轻。这是孟子著名的言论,知名度很高,讲人民、国家和国君三者的价值和地位。人民最为重要,国家次之,君又次之。因为无民即无所谓国,无国也无所谓君。这几句集中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论述民本思想及孟子思想时常被引用。

42.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下》君子的操行、修养自己开始,从而平治天下。孟子很看轻那些“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放弃自己的田地却去耕耘别人的田地,要求别人的很多,要求自己的很少)的人。孟子认为作为君子,应以“修身为本”,大家都从自己“修其身”做起。这样就可以达到天下平。在“修其身而天下平”这个意义上,孟子奉劝大家从“我”做起,在今天仍很有启迪意义。

4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见《孟子·滕文公上》。劳心者: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劳力者: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这两句大意是:做脑力劳动的人统治人,做体力劳动的人被人统治。这里的“劳心者”,指的主要是统治阶级,而“劳力者”指的是从事生产的人民。这两句本义是说统治阶级和劳动人民地位不同,分工不同,劝导不同地位的人要各司其职,而主要又是劝导统治阶级负起“治人”的责任,其含有抬高统治阶级,睥睨劳动人民的思想。孟子这些话是反驳墨子学派中的许行主张人人应当自耕而食,自织而衣,国君和人民应当“并耕”的空想主义而说的。从原始公社制发展到奴隶制社会,有了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分工,使少数人有时间从事科学、文化、治理等工作,这是奴隶社会的文化高出于原始公社制社会的文化的原因之一。孟子主张劳心和劳力的分工,应该说是进步的;而许行人为地否认这种分别,则是倒退的,也是不现实的。几千年来剥削阶级利用孟子这种社会观点,把~作为人剥削人的理论根据,说成劳动人民只能被人统治,使它长期起了反动的影响。

44.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战国·孟轲《孟子·藤文公下》。《春秋》:编年体史书,懦家经典之一,相传为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叙事简赅,寓褒贬,别善恶。这两句大意是:自孔子著成《春秋》,那些乱臣贼子都害怕了。《春秋》叙事,于行文中分别善恶,暗寓褒贬,善者褒之,恶者贬之,人们从中可以吸收经验教训,而那些乱国奸臣,祸民贼子则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心怀畏惧,这两句赞美了孔子的史笔,可用以褒奖正直的史官及其历史著作。

4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下》人只有对某些事舍弃不干,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有所不为。如果样样事情都想干,结果什么成就也没有。

46.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下》品德高尚的人,就是还保持着如小孩子那样至真至纯、一尘不染、善良淳朴、洁白无瑕的心灵的人。大人:品德高尚的人,伟人。赤子:初生的婴儿。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纯洁。赤子之心是指具有婴儿一样的纯洁无瑕的心。

47.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

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下》。訑訑(yí移):本义是象声词,形容人们不耐烦或不屑于听别人讲话时发出的声音,相当于今天的“啊、啊”或“嗯、嗯”。颜色:指面容,距:同“拒”,推拒。本句大意是:傲慢自大、不屑于听闻的声音和面容,会把别人拒之于千里之外。这句话可化用以表现某些人态度傲慢,不屑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别人讲话时虽“嗯嗯”、“啊啊”勉强应付,实际上很不耐烦的情况。

48.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所谓仁,意思就是人。人和仁结合起来,就是所说的道。

49.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上》。权:称一称。度:量一量。这几句大意是:用秤称一称,然后才知道物体的轻重;用尺量一量,然后才知道物体的长短。这几句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不经过实践,单凭主观猜测,连轻重长短这些细小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更何况其他重要的事物。这几句说明对事物的认识需要通过实践。

50.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人不能没有羞耻心。把没有羞耻心当作羞耻,那就不会有耻辱了。

51.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见《孟子·滕文公下》。志士:有远大志向和崇高节操的人。不忘:不怕。沟壑(he贺):山沟。元:脑袋。这两句大意是:志士不怕抛尸山野。勇士不怕丢失脑袋。这两句是互文,文意互相补充,说明志士和勇士都不怕牺牲,甘愿“舍身而取义”。可用以赞颂爱国志士的牺牲精神。

52.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

见《孟子·离娄上》。獭(tǎ塔):水獭,一种生活在水边的野兽,能游泳,捕鱼为食,皮毛很珍贵。爵:同“雀”。鹤(zhān)毡):古书上说的一种似鹞鹰的猛禽。这几句大意是:替深池把鱼赶来的是水獭,替森林把鸟雀赶来的是鹞鹰。孟子认为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实行仁政的君主得民心,百姓就会归附;而实行暴政的君主失民心,就像驱鱼驱雀的水獭和鹞鹰一样,把老百姓都赶到实行仁政的君主那里去。现在人们常以~比喻由于自己的错误或暴行,替别人做了好事,把人才都赶跑到别人那里去了。

53.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下》君子有终身的忧虑,没有一时的担心。智慧的人,只有对前途的忧虑,没有对一时一事得失的忧患。目光短浅、斤斤计较眼前利益的人是难以有成就的。

54.君子之戹于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

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遭围困,是由于跟这两国的君臣没有交往的缘故。[注释]君子之戹于陈蔡之间:君子,指孔子。戹,同“厄”,穷困,灾难。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哀公四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而陈、蔡两国大夫担心孔子被楚任用后对他们不利,于是派徒役包围孔子,致使孔子和他的弟子断粮多日,饿得爬不起来。“戹于陈蔡之间”即指此事。

55.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战国·孟轲《孟子·公孙丑下》。这几句大意是: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今日的社会里,除开我还有准呢?孟子一贯积极用世,同时又很自信。这几句集中体现了孟子愿意,而且相信自己有能力辅佐圣主贤君平治天下的雄心壮志。后世多引用这几句形容某些人踌躇满志,自以为有安世经邦之才;有时也用于讽刺那些目空一切、大言不惭的人。

56.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见《孟子·公孙丑上》。善:正确的。拜:致札。这两句大意是:子路听到了别人说自己的过错就高兴,禹听到了善言,就向人致礼。~两句,后浓缩为“闻过刚喜,闻善则拜”的成语,表现一种良好的修养和品德。人们应该书之座右,身体力行,为政者更应如是。

5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下》。淫:惑乱。移:改变节操。这几句大意是:处于富贵利诱面前不受迷惑,处干贫穷困苦之中不改志节,处于武力威胁面前不能屈服。孟子是战国时的儒学大师,这几句实际上奠定了儒家的基本道德观,讲出了一个正人君子在富贵面前,在穷困面前,在威胁暴力面前应具有的态度和立场。几千年来,无数志士仁人都是按照孟子的道德观去要求自己,孟子这一思想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也应吸取其精华.为今天的现实服务,可用以劝勉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8.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就下:向低处流。走圹(kuàng况):圹同“旷”,向旷野跑。这几句大意是:百姓归向仁德的君主,犹如水向低处流,兽向旷野跑一样。水向低处流,兽向旷野跑,皆其本性使然;而人民向往仁德明君,也是由其求生存的本性所决定。作为君主,行仁政,爱百姓,那么百姓都会归服他,近处的安于国,远方的前来归服,若行暴政,民不得其安,则必然是为渊驱鱼,使百姓逃亡。几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说明政治道理,增强了说服力和感人力。

59.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官;官能,功能。这几句大意是:心的功能就是思索考虑,思考就可以获得真知,不思考就什么收获也没有。孟子提出的“心之官则思”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它启迪人们去思考,承认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进步作用。此名句从一正一反两面陈述,对比鲜明,醒人眼目。几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作文章,中心突出,使人对其用意一目了然。

60.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

战国·孟轲《孟子·万章》他以正当的理由送礼,按礼节规定送礼,这样,便是孔子也会接受的。

收藏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关于智慧的名言

下一篇: 铁凝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