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名言 > 丈夫的名言

丈夫名言

76.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顾炎武
77.在通向成功的路上,丈夫总是得到妻子的鼓励和帮助。 托·罗·迪尤尔
78.猛士不带剑,威武岂得甲?丈夫不救国,终为愚贱人!明末清初 抗清志士 陈恭尹
79.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中国近代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 梁启超
80.宝贝在酣睡,母亲正泪垂;丈夫去远航,浪高接船桅。 塞·洛弗
81.丈夫贵独立,各以精神强。肯如辕下驹,低头傍门墙。清代诗人 袁枚
82.一个妻子没有办法把丈夫拴在身边,那是做女人的失败。原名陈喆,台湾女作家 琼瑶
83.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见宋·李清照《点绎唇》[寂寞深闺]。阑干:即栏杆。望断:向远处遥望直到望不见。这几句大意是:我靠在这个阑干,又转到那个阑干,转来转去,只是没有一点情绪。不知道我所忆念的人在何处?我望啊望,一直望着那连接天边的芳草地,望断了他回来的那条道路。这是一首抒写离愁的词,所引几句是词的下阕。在古典诗词中,“倚阑”总是为了遥望,而遥望往往与愁绪相连。这几句一开始就披露了作者愁闷烦乱的心境。倚阑而至于“遍”,可见伫立时间之久,转换方位之多,这正是遥望不得、心烦意乱的表现。抒情主人公在望什么?为什么如此“无情绪”?后三句巧妙地作了回答。“人何处”一问揭示我们,她是在望一个不知踪迹的人。正因为此人不知去向,所以作者无法正面作答,只在后两句以情景交融之笔,巧妙地为我们提供了答案:那萋萋的芳草一直延伸到天边,我望断了这条远人归来的道路,却看不到他的踪迹。原来,作者“倚遍阑干”,是在盼望丈夫归来,正由于望而不得,她才心烦意乱,无情无绪。“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意境何其美!寸心何其苦!古人盛赞这首词“情词并胜,神韵悠然”,又说它“泪尽个中”,实非虚誉。

宋代女词人 李清照 《点绎唇》
84.方言:“我还能干什么呀?”杜梅:“你可以当我丈夫。”当代作家 王朔 《过把瘾就死》
85.只要视而不见的妻子和充耳不闻的丈夫才能有美满的婚姻。法国文艺复兴后期思想家 蒙田
86.女子人前端庄,丈夫面前妖冶,是夫妻关系长期恩爱的秘诀。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
87.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元·姚燧《越调凭阑人·寄征衣》。君:尊称,这里指妻子称丈夫。妾:旧时女子在丈夫面前自谦之称。这几句大意是:想给你寄冬衣,怕你有了冬衣不回还;不给你寄冬衣,又怕你衣服单薄受风寒;是寄还是不寄,叫我实在千难又万难。天寒寄征衣,这似乎是一件无须犹豫的事,但它牵涉到了夫妻的团圆,触到了思妇内心的隐痛,因而使她“千万难”。这几句展示了闺中思妇的矛盾心理。闺中思妇如此,边地征夫又怎样呢?作者就是这样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写出了思妇、征夫的痛苦生活。我们要学习这种善于通过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深入挖掘其思想内涵的方法,以小见大,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意义。

元代文学家 姚燧 《越调凭阑人·寄征衣》
88.丈夫之高华,只在于功名气节。鄙夫只炫耀,但求诸服饰起居。清代学者 山阴金先生 《格言联璧》
89.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东汉末年武将 太史慈
90.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唐·温庭筠《梦江南》斜晖:偏西的阳光。脉脉:相视含情的样子。后多用以寄情思。白苹洲:江中长有白苹的小洲。 白苹:水中浮草,色白。古时男女常采苹花赠别。 意思: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频洲上。

唐代诗人 温庭筠 《梦江南》

首页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篇: 关于亲情的名言

下一篇: 欧文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