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名言 > 树的名言

树名言

31.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唐·张籍《忆远》。这两句大意是:我只羡慕门前那两棵并立的柳树,无论何时它们的枝叶都是相依不离的。《忆远》全诗是:“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行人久别,离家万里,归期无日,又值日暮之时,此时此刻,怎能不叫依门盼归的思妇触景生情呢?她不知多少次倚门远望,却总是不见远方归人的身影,只见眼前双柳依偎,难怪她要羡慕了。

唐代诗人 张籍 《忆远》
32.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唐·吴融《桃花》。和娇:温柔娇艳。烂漫:颜色鲜丽。丹:红。灼:明亮。这两句大意是:满树娇艳的红花鲜丽灿烂,万枝千条丹彩流溢,明亮灼目,渲染出一派融融的春色。这两句突出桃花盛开时鲜艳明丽的色彩来烘托烂漫的春光,使人仿佛见到繁花满枝,万树流丹的壮观景象,可用于描写桃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色。

唐代诗人 吴融 《桃花》
33.长忆洞庭千万树,照山横浦夕阳中。

唐·吴融《红树》。横浦:遍布水滨。这两句大意是:经常忆念洞庭湖畔那成千上万火红的枫树,在夕阳的余辉下,光彩映山红,丹影染水滨。千万枫树与夕阳余辉相映成趣,红光一片,夕阳可“照山”,红枫也可“照山”;晚霞可映水,丹叶也可把湖水染红。可用来描写夕照中洞庭湖畔的枫树林。枫叶千枝复万枝。

唐代诗人 吴融 《红树》
34.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山不见人。

唐·王维《桃源行》花树缤纷,忘记了路程远近;行到青溪尽处,忽然隐约似见人烟。坐:因为。 见人:遇到路人。

唐代诗人 王维 《桃源行》
35.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庭院当中。地白:指月光满地。这两句大意是:庭院中满地月光,树上栖息着乌鸦;寒冷的露水,无声无息地浸湿了桂花。这两句含蕴丰富,意境优美:“地白”二字,把空明澄净的如水月色表现得很充分;鸦栖、声无表现了月夜的静谧、闲适;“冷露”状秋夜的凉爽凄清;“湿”字很有生气,仿佛桂花被冷露滋润过,馥郁的香气清凉可闻。可用于描写庭院中的清秋夜景,其用词的精确可资借鉴。

唐代诗人 王建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36.有时绕树山雀飞,贪看不待画眉了。

唐·施肩吾《效古词》。了:完。这两句大意是:一个小女孩正在画眉,忽然看见山雀儿绕着树飞,她看得入迷,竟忘记了画眉还未画完。注意力易转移不易集中,是少儿的心理特征。这个小姑娘本来正在画眉,却被一只小山雀把注意力吸引过去。画眉的事早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作者留给读者的是一个手拿眉笔,画了半截黛眉,不对妆镜,只看山雀的娇憨小姑娘。应学习作者用传神之笔描写人物的方法。

唐代诗人,道学家 施肩吾 《效古词》
37.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之二。这两句大意是:在山明水净的清秋,夜里忽降一场轻霜,几树枫叶大都变成深红,间或还有一两枝浅黄。山水明净清白,树色深红浅黄,以这两句吟咏秋色,不仅色彩浓淡有致,而且富于闲雅的情韵。可用于描写秋景。

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秋词二首》
38.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李华《春行即兴》。芳树:开满芬芳鲜花的树。这两句大意是:山中的花树无人观赏,任其自开自落;春天的山路上只有鸟儿在白白地啁啾啼鸣,无人聆听。原诗中这两句以乐写哀,以闹衬静,表现了安史之乱后原本繁华、喧闹的著名风景区变得冷落荒凉,阒无人迹。或可引用描写暮春山野的优美风光。

唐代文学家 李华 《春行即兴》
39.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青绿色的宝石,比喻春柳青翠碧绿。丝绦(tāo涛):丝织的带子。这两句大意是:高高的柳树就像用名贵的碧玉妆扮而成,低垂的柳枝就像万条绿色的丝带迎风飘舞。两句极写春柳之美,以“碧玉”喻其色泽,以“丝绦”喻其轻软,十分确切,万条垂柳在春风中袅袅起舞的形态,描绘得十分形象,可用以形容春柳。

唐代诗人 贺知章 《咏柳》
40.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唐·岑参《山房眷事二首》其二。这两句大意是:庭前的老树,不知道人世沧桑的变化,春天来时还依旧开放着往日的鲜花。这首诗全文是:“粱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这是一首吊古之作。前两句极写梁园的萧条、冷落;此二句说庭园中的树木依旧繁花满枝,春色不减当年。明明是庭园萧条,满目凄凉,为什么春花依旧盛开呢?这是因为庭树不知粱园颓败,游人散尽,还依循自然规律,在一片废墟之中任自开放当年的繁花。作者借无知之物寄寓对繁华已逝的感叹,同时也用繁花满枝无人观赏,反衬出梁园的凄凉、荒寂。可用以抒写世事多变的惆怅情怀。

唐代诗人 岑参 《山房眷事二首》
41.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

唐·鲍溶《始见二毛》。川:河流。这两句大意是:千条江河奔赴大海,返潮涨水容易,一片树叶被秋风吹落之后,要回归树枝却是万难。此条通过对海水能返潮与秋叶难回枝两种自然现象的联想,写出岁月如流、人不再少的无情现实,表现诗人对于年华易逝的感叹。两句“百川赴海”对“一叶报秋”,“返潮易”对“归树难”,对仗工稳,然而两句的主观指向迥异,通过一“易”一“难”形成鲜明对比。诗文长于形象思维,既有深刻的意蕴,又有浓郁的诗味。

唐代诗人 鲍溶 《始见二毛》
4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这两句大意是:有几处早来的黄莺在争栖向阳的暖树?哪一家对季节敏感的新燕正忙着衔泥筑巢?这是写早春景色的名句。因为是早春,所以莺曰“早莺”,燕曰“新燕”。黄莺还未全都飞出巢来,故曰“几处”而非处处,燕子也未全都归来,故曰“谁家”而非家家。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写出季节更换时莺歌燕舞的西胡春景,且情寓景中,在描绘自然之美中透露出喜悦之情。两句遣词用字、选景采物都紧扣早春的“早”字,写出了节候的特征,而不是泛泛的咏春之作,个中妙处,需仔细体味。

唐代诗人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43.寒鸦散乱知多少,飞向江头一树栖。

宋·刘子翚(huī辉)《天迥》。寒鸦:寒天的乌鸦。这两句大意是:寒天的乌鸦乱糟糟一片,不知有多少只,都向江边飞去,栖息在一棵树上。乌鸦惯于傍晚时分集聚成群,白天又分散开来,忽聚忽散,从无秩序可言。所以,诗文中常以“乱”或“乌合”形容乌鸦。这里在“乱”字之上又加一‘散”字,“散乱”的寒鸦,飞动时更是乱糟糟一片,落下时又是黑压压一树,形象分明可见。可用来描写暮鸦。

宋代理学家 刘子翚 《天迥》
44.湖上小桃三百树,一齐弹泪过清明。

清·郭餱(hóu猴)《积雨》。三百树:喻桃树之多。弹泪:清明前后多雨,桃花上沾满点点雨滴,好像在洒泪。这两句大意是:清明时节,湖边上一株株沾雨的桃花,好像也在伤心落泪。诗句想象新颖,比喻奇巧,写桃花弹泪伤春,具有浓郁的情思。可用于描写清明时节的春景,拟人手法可资借鉴。

清代文人 郭餱 《积雨》
45.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明·王守仁《传习录》上。这两句大意是:栽种树木一定要在根部培土,树立美德一定要加强内心的修养。美德的树立,优秀品质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须从根本上着力培养,只有从小不断加强思想修养,克服和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天长日久,潜移默化.才会树立优良的品德,就像种树必须培土固本,删除旁枝一样。所以作者说:“~。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可供论述如何修身时引用。

明代文学家 王守仁 《传习录》

收藏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关于幻想的名言

下一篇: 雪莱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