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温庭筠《菩萨蛮》[南园满地]。却:反,还。这两句大意是:雨后天晴,夕阳斜照,红杏枝头虽已零落衰败,但清香如故。原词上片写雨后的春景,~两句一扫伤春悲秋的消极、感伤情绪,写出红杏尽管零落,但仍把它特有的清香留给人间。可用以形容雨后暮春景色,或取其引申义,赞颂受到政治迫害而仍保持气节的正直、坚贞的人。
唐代诗人 温庭筠 《菩萨蛮》唐·陈陶《盈城赠别》。湓(pén盆)城:地名,故址在今江西省九江县以西,位于湓水流入长江处。这两句大意是:九江春天的水面多么宽阔,三峡暮云的颜色越来越深重。这两句是以九江春水和三峡暮云兴起进别友人时的依恋之情,“阔”、“深”二字是写景,也是表情,意思是说:无论你走到哪里,我的一颗“送别心”都随你远去。可化用以描写江南的春江暮色。
唐朝诗人 陈陶 《盈城赠别》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喧鸟:鸣声喧闹的鸟群。覆:遮盖,这里是落满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杂英:杂花。芳甸:芳香的郊野。这两句大意是:喧闹的鸟群,落满了春意盎然的小洲;五颜六色的鲜花,开遍了散发着芬芳气息的郊野。诗人以明快的语言,从动与静、声与色几个方面表现江郊充满蓬勃生机的旖旎春光,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这两句不仅可以直接引用,描写渚边江畔绚丽的春色,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开阔思路,在写作时注意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多色彩地描绘特定景物。
南朝齐诗人 谢朓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宋·石孝友《好事近》[微雨洒芳尘]。芳尘:春天充满花香的土地。可人:宜人。这两句大意是:蒙蒙春雨飘洒在芳香的土地上,酿造出一片宜人的春描写春雨化物、春色宜人等意境,可以参考此名句。
南宋词人 石孝友 《好事近》宋·毛幵《谒金门》[春已半]。这两句大意是:山北山南,山花烂熳,到处红翠满眼;春暖日长,蜂飞蝶舞,一片纷纷乱乱。两笔就写出了生机盎然的喧闹春意,颇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情味。可用来写盛春景色。
宋代文人 毛幵 《谒金门》元·刘因《探春》。春色虽微:这里指初春时常柳梢微微露出的浅黄色。堪惜:值得爱惜。轻寒:指春寒。这两句大意是:春色虽然微弱也值得怜惜爱护,料峭的春寒莫要靠近柳枝梢头,把这一点春的信息扼杀。写出一片惜柳怜春之情。可借以表明要爱护新生事物,珍惜哪怕还很微小的新成果。
元代诗人 刘因 《探春》元·刘秉忠《城西游》。这两句大意是:春色满园,繁花胜过锦绣,黄鹂专飞到好看的树枝上歌唱。前一句从视觉角度写,以“胜锦”的花点缀满园“春色”;后一句从听觉角度写,黄鹂不仅啼声婉转,而且又以“好枝”衬托其鸣声,越发显得优美动听。
元代政治家、作家 刘秉忠 《城西游》唐·韦庄《古离别》。玉鞭:玉饰的马鞭。云外:远方。断肠春色:牵动人离情别绪的浓丽春色。这两句大意是:送行人甩马鞭指着远方,那遥远的江南春色更加令人断肠。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用优美动人的春色反衬离愁别恨,构成强烈的感情反跌,增加感染力。“晴烟漠漠柳毵毵(sōn三),不那离情酒半酣”,意思是:如此美好的春光也无奈产生离情。接着写“~”,意思是:你要去的江南春色更浓,就更加令人断肠了。在写作上这叫更进一层,或叫层递的写法,使表达的感情层层递进,含意更深沉。
唐代词人 韦庄 《古离别》唐·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这两句大意是:只有我心中的相思之情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一样,从江南到江北都一直伴随着你,送你回到江东。这首诗全文是:“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作者即景寓情,将眼前无边无际的春色比作心中无穷无尽的相思,把无形之情外化为可感的形象,使情与景妙合无间,从而产生动人的艺术魅力,把依恋惜别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巧思妙喻,值得学习。
唐代诗人 王维 《送沈子福之江东》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五。这两句大意是:江两岸,山花怒放,洁白如雪,风景宜人;村落里,家家户户,春酒满觞,民情欢愉。此诗写春日踏青时所见蜀地民俗及风光。两岸山花怒放,家家春酒满怀,一派融融的春意,生活气息很浓。可在表现农村风情,尤其是山村春色时借用。
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竹枝词九首》唐·贾至《春思二首》其一。历乱:即烂漫。这两句大意是:青草铺地,黄柳拂空,花色烂漫的桃李散发着芳香。作者把青草、黄柳、红桃、白李点缀在一起,勾勒出一幅五彩斑斓的春景图,使花草树木彼此衬托,各种颜色互相映照,将融融春光烘染得无比绚丽,使人读后如同身临其境。可用来描写三春胜景,也可用以表示春色正浓的时节。
唐代诗人 贾至 《春思二首》唐·杜甫《蜀相》。这两句大意是:碧草映衬着青色的石阶自呈春色,黄鹂隔着层层树叶徒然唱着动听的音调。原诗是杜甫在成都参谒蜀相诸葛亮的祠堂时所作。这两句在写景中蕴含着抒情意味,表现自己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瞻仰武侯祠,进入祠堂以后,只有庄严肃穆的感觉,无心欣赏景物,因此,那映阶草碧,隔叶禽鸣,只是徒自美好而已。这二句除了用“映阶碧草”、“隔叶黄鹂”来描绘春景之外,还在句中巧妙地点入“自”、“空“二字,使写景佳句平添了强烈的抒情色彩,这种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吸取。
唐代诗人 杜甫 《蜀相》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一。无赖:本指放刁、撤泼,这里引申为调皮、撩拨人的意思,这两句大意是;眼看着我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不能自拔,而无赖春色却故意来到江亭,撩逗人的愁绪。这是用反村的艺术手法,深化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春色秀丽,人所共爱,可是对于饱尝离乱之苦,家国之愁的杜甫来说,则好像春色故意捉弄他,惹他烦恼。仇兆鳌评曰;“人当适意时,春光亦若有情;人当失意时,春色亦成无赖。”因为是用“乐景写衰”,就有哀感倍生的艺术效果。讲反衬手法及以“乐景写哀”时,可引此名句为例。
唐代诗人 杜甫 《绝句漫兴九首》唐·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江花:江边的野花。胜:胜过,超过。蓝:蓼(liāo)蓝,也称靛(diàn电)蓝,叶茎可制作青蓝色的染料。这两句大意是: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朝霞使江岸上的春花色彩格外艳丽,红得比火焰还要炽烈;一江春水清澄碧澈,在朝霞的映照下显出比蓼蓝还要谌绿的颜色。作者运用贴切的比喻和工整的偶句,把江南春色写得极为明媚,富于生气,读之令人如身临其境,心驰神往。词句可用于描写江南早春秀丽景色,表现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烈感情。
唐代诗人 白居易 《忆江南》宋·叶禺页《题幽居》。这两句大意是:在小溪对岸开着三两株春花,近水处楼台矗立,居住着四五户人家。这两句描写小溪边美丽的景色,像一幅素描,构图层次鲜明,色调疏朗淡雅,对仗工稳,音调和谐,传达出诗人对这一幽僻居所的喜爱之情。可用来描写溪边春色及水旁楼台。
宋代官员 叶顒 《题幽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