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名言大全 > 吴兢经典语录

吴兢的名言

46.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受叙,无隔疏贱。

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求备要求全美。取选取,采用。己长:自己的长处。格物:要求事物。这两句大意是:不以全美的标准击选取人,不用自日的长处去要求事物。人不可能能有缺陷,也不可能事事精通,所以选用人不能以十全十美为标准。我之所长也许正是别人之所短,而别人之所长也许正是己之所短,所以衡量人不能以己之所长求他人之所短。这两句用于说明看人用人不可求全责备,也不可以己之长求人之短。

《贞观政要·任贤》
47.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

唐·吴兢《贞观政要》因:根据。审:详察,细究。掩(yǎn):抛弃。使用人才,要用其所长,弃其所短。

《贞观政要》
48.见善思齐,足以扬名不朽;闻恶能改,庸庶得免乎太过。

唐·吴兢《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见善思齐。从《论语·里仁》“见贤思齐”化来。齐,指达到同样的高度。庶:庶几乎,连词,表示在上述情况下才能避免某种后果。这几句大意是:见到好人好事就学习看齐,足以扬名不朽,听到别人指出过错就能改正,才能免犯大错。这两句勉励人们要“见善思齐”,“闻恶能改”,根有教育意义;但“扬名”之说不足取。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49.赏不遗疏近,罚不阿亲贵,以公平为规矩,以仁义为准绳。

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阿(e婀):屈从。这几句大意是:奖赏不遗漏关系疏远者,惩罚不屈从于亲戚显贵,一切以公平作为规矩,以仁义作为准绳。刑赏为公,是执法者必须遵守的原则。韩非提出的“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有度》),也是说的这个道理。只有按照法律公平行事,对上对下一个样,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刑赏面前一视同仁,法律才能具有权威性,奖惩才会收到最大的社会效益。

《贞观政要·择官》
50.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为人纯正,可以安定天下。

《贞观政要·君道》
51.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信之为道大矣。
52.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齐万家。
53.为之而欲人不知,言之而欲人不闻,此犹捕雀而掩目,盗钟而掩耳。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这几句大意是:作了而想叫人不知道。说了又想叫人听不到,这好比是闭着眼睛捕捉麻雀,塞着耳朵去偷钟一样。作者在这几句中,以生动的比喻说明“想叫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筒单的道理。然而生活中仍有许多自以为聪明的人,玩弄权术.搞阴谋诡计,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自以为得计,其实这些人不过是“捕雀而掩目,盗钟而掩耳”之徒罢了。可以此劝诫人为人处事应忠厚老实,切莫自以为聪明。

《贞观政要·公平》
54.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以铜为镜:古人把铜磨亮作为镜子。这几句大意是:用铜作为镜子,可以端正衣帽;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代的兴亡替代;用人作为镜子,可以明白得和失。这几句用一连串的比喻说明事理,使人易于接受,现在可用于说明要以历史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作为鉴戒。

《贞观政要·任贤》

收藏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关于生存的名言

下一篇: 白岩松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