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杨思圣《飘风行》。猎猎:大风声。杀气:寒风肃杀之气。这两句大意是:充满了肃杀之气的寒风猎猎作响,惊沙骇尘;迎面扑来,尖利得如刀割一般。描写塞北寒风的声势威力,使人想起岑参“风头如刀面如割”的写风名句来。可用以写刺骨狂风,也可用以表现塞北朔漠的荒寒景色。
清代官员 杨思圣 《飘风行》清·黄遵宪《早行》,这两句大意是:东方出现天将亮但还没有大亮的曙色,北斗七星只残留下三两颗,但还没有全部隐没。“欲明未明色”,晓色也;“三点两点星”,残星也。用这样的句子形容拂晓的景象,很准确,而且摇曳多姿的句式也产生出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用来描写黎明。
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黄遵宪 《早行》南朝·宋·鲍照《代白纻曲二首》其一。穷秋,深秋。雨(yù玉):动词,本指下雨,这里指降霜。这两句大意是:深秋九月荷叶已经枯黄,北风驱赶着大雁南飞,天空中降下丁寒霜。荷叶枯黄,北雁南飞,风寒霜降,都是探秋的特征性景物,作者把这些组合在一起,不仅措绘出一幅生动的九月秋景,字里行间,还透露出阵阵寒凉。一个“驱”字,赋予北风与大雁以人的情态,用得极妙。可用以描写深秋景物,其写作方法也可借鉴。
南朝宋文学家 鲍照 《代白纻曲二首》明·杨基《天平山中》。这两句大意是:留连忘返,徐步下山,忘记了山之深浅,路之远近,婉转的莺啼,一路伴送我回到家中。诗人悠然忘倦,闲散自得之情写得何等自然,何等有趣!高启《寻胡隐君》诗曰:“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写法颇与此诗相似,一写山行,一写江行;一听莺。一看花;一路莺啼,也一路花红;一样的轻快,也一样的别致。真是诗外有诗,味外有味,真是美景在诗外。选种既写情,又写景,景在情中的写法很值得学习。可化以写山行、江行、平途之行中的情景。
元末明初诗人 杨基 《天平山中》晋·郭璞《江赋》。这两句大意是:长江景色的美妙,是语言叙述不尽的;与长江有关的历史事件,是笔墨记录不完的。原文虽然是针对长江的,但也可用来泛指其它事物。例如可供引用形容山川的壮丽、园林的秀美或某次经历的丰富多采,令人难忘等。也可用以说明写诗作文以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为上,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而不宜过于直露。
东晋著名学者 郭璞 《江赋》见唐·韩愈《晚春》。榆荚:俗称榆钱。惟解:只是懂得。这两句大意是:杨花与榆荚没有什么才思,只知道漫天飘舞,像雪花似地翻飞。本诗原为描写晚春景致之作。全诗为:“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有人以为,后两句是对杨花、榆荚的嘲讽,其实不然。诗句正是以极大的热情,对杨花、榆荚大力赞美。它们先天不足,无法与妖桃艳李抗衡,但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漫天飞舞,向人们显示自已的存在,并为繁殖新一代作出贡献。此二句可用以赞美杨花、榆荚,也可用以赞美先天不足而又不甘受命运摆布的人。
唐代文学家 韩愈 《晚春》见韩愈《山石》。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这两句太意是:山花红,涧水碧,鲜明美丽的颜色变相辉映,常常有十围粗细的松树,枥树闯入眼帘。这是写作者早行于山路中所见。作者用“山红涧碧”概括雨后天晴.朝阳映照下的山花、涧水所特有的光感和色调,又用“纷烂漫”加以渲染,把美丽的山景表现得鲜艳夺目。而高大的松树、枥树,又使这首诗的风格显得壮美。~两句一直为后人称道,苏轼还曾根据这首诗的诗意、词语,并依照原韵写过一首七绝,其中有句云“宿云解驳晨光漏,独见山红涧碧时”,足见它的影响深远。
唐代文学家 韩愈 《山石》见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这两句大意是:深秋季节,细雨连绵不断,打湿了千家帘幕;雨后新晴,斜阳洒满楼台,秋风中传来阵阵笛声。这两句描绘秋风、秋雨、落日、帘幕、楼台,好像纯是写景,但雨洒帘幕,风送笛声,处处让人感到人的活动。因此不仅可用于表现深秋景色,而且这种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也值得学习。
唐代诗人 杜牧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这几句大意是碧空布满阴云,残菊铺满大地,西风越来越紧,避寒的大雁自北向南飞。这几句在原剧中是长亭送别时崔莺莺的唱词,通过渲染令人凄凉伤感的秋景,表达她不舍得与张生分手的缠绵愁思。现在可直接用来描写深秋景色,或引用抒发悲秋的情绪。
元代杂剧作家 王实甫 《西厢记》宋·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老:长大,这里是使动用法。莺雏:黄莺的幼雏。肥:硕大,也是使动用法。午阴:中午的树荫。嘉:美好。清圆:指树荫清丽圆正。这几句大意是:暖风吹得小黄莺迅速长大,充足的雨水,滋润着梅子也日渐肥硕,正午阳光下的树荫显得特别清丽圆正。这三句化用杜牧“风蒲燕雏老”、杜甫“红绽雨肥梅”、刘禹锡“日午树阴正”等诗句,表现富有特征性的初夏景物,可谓妙手新裁,圆熟无痕。不仅可供引用描写初夏景色,还启发我们如何选用前人字句巧加点化,表达新的意境。
北宋词人 周邦彦 《满庭芳》宋·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小径:小路。红稀:花儿渐少。芳郊:散发着芬芳气息的郊野。阴阴:幽深的暗绿。见(xiàn现):同“现”,显现。这几句大意是:春深了,小径边的红花大半凋谢,显得疏朗稀少,郊野变成了一片碧绿,高台上的树木枝叶繁茂,渐渐显现出浓重的暗绿色。作者撷取小径、芳郊、高台等处植物颜色及种类的变化,表现时光推移,春事渐了。这几句准确形象,富有意境,可用来描写晚春景色。
北宋词人 晏殊 《踏莎行》宋·袁去华《风流子》[吴山新摇落]。锦绮:美丽的丝织品。玻璃:指明净的碧空。这几句大意是:西下的夕阳衬托着满天彩霞,像是散开一片美丽的锦绮;汹涌的波涛托出一轮明月,仿佛辗上一块极大的玻璃。以锦绮喻晚霞之五彩绽纷,以玻璃喻碧空之平滑晶莹,都极为形象逼真。可化用来描写村野水滨的傍晚景色。
宋代学者 袁去华 《风流子》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空明:清澈透明。藻、荇(xìng姓):两种水草名。盖:推原之词,表示承接上文推究原因。这几句大意是:庭院中月光如一泓积水清澈透明,水中藻、荇交错飘浮,原来是竹、柏筛下的影儿啊。写承天寺月下竹柏弄影的情景,文笔简炼,色调素雅,意境优美,可谓意到笔随,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是描写月下景色的典范文字,不可不读。
北宋文学家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五代·南唐·李煜《望江南》[闲梦远],这几句大意是:千里江山充满了寒凉的秋色,芦花深处停泊着一叶孤舟,幽怨的笛声在明月之夜从楼头传出。孝煜抓住几个最有代表性的事物,对南国的清秋景色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有山有水,有声有色,有月有花,有人有舟。这是他囚居汴京时对故国风光的追忆,字里行间流露出凄凉的心境。选取最典型、最富特征性的衷西来写景,就能收到以步胜多、以局部见全貌的艺术效果。寓情于景的笔法,也值得学习。
南唐第三任国君,后亡国被俘,被宋太宗毒杀 李煜 《望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