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名言 > 贱的名言

贱名言

61.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62.猛士不带剑,威武岂得甲?丈夫不救国,终为愚贱人!明末清初 抗清志士 陈恭尹
63.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 《尚书》 《尚书》
64.美之所在,虽污辱,世不能贱;恶之所在,虽高隆,世不能贵。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高隆:使他抬高身价。这几句大意是:美好事物之所在,就是受到玷污辱没,世人也不能使它低贱;丑恶事物之所在,就是有人鼓噪吹捧,使之抬高身价,世人也不能使它贵重。美恶是客观存在,既不为个人的夸饰或谤贬所变化,也不为舆论流盲所左右。凡是美的,即使是蒙受了污泥浊水,也掩盖不了其纯真美善的本质,就像俗语所说“乌鸦的翅膀挡不住太阳的光辉”一样,终将显示出自己的价值。同样,凡是恶的,即使是拼命地抬高其身价,冠以美丽的花环,加以显赫的地位,也不能掩盖其丑恶的本质,最终会受到唾弃,这几句说明善恶乃是客观存在,想以毁誉的手段压制扼杀或粉饰美化,都是无济于事的。

西汉皇族淮南王 刘安 《淮南子·说山训》
65.贱生于无所用,中流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使物然。

先秦《鹖冠子·学问》。贱:物价低。中流:河当中。壶:通:“瓠”,即葫芦。这几句大意:物价贱是由于物没有用,比如过河行到河当中翻了船,这时一个(廉价的)葫芦(因为可以救命)就价值千金。贵与贱本无一定标准,不过时机使它这样罢了。这个生动的比喻说明了商品学上的价格规律。物价的贵贱不取决于“物”的本身,而取决于“宜”与“欲”,正如《墨子》上所说的“宜,不宜”(合时宜.不合时宜);“欲,不欲”(人们需要,不需要);适合时宜,为人急需的“物”就贵、就涨价;不适合时宜,对人没用处的“物”就贱、就跌价。价格无常,随时升降,差别很大。此名句告诉企业家和商业工作者,要多生产和采购市场紧缺、人们急需的产品和商品,满足社会需要,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先秦道家及兵家著作 《鹖冠子》 《鹖冠子·学问》
66.虚荣以嘲弄别人为能事;自傲使人卑贱,野心使人穷凶恶极。 斯达尔夫人
67.锐锋产乎钝石,明火炽乎暗木,贵珠出乎贱蚌,美玉出乎丑璞。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锐锋:指具有锐利锋刃的刀、剑等。钝石:粗笨的矿石。炽(chi赤):原义是火旺,这里是燃烧意。璞(pú仆):中间藏有美玉的石头。这几句大意是:锐利的刀剑来源于粗钝的矿石,明亮的火光来源于燃烧的暗木,珍贵的明珠出自轻贱的河蚌,华美的宝玉出自丑陋的璞石。自来人人都喜爱锐锋、明火、贵珠、美玉,却每每忘了它们来源于不起眼的钝石、暗木、贱蚌、丑璞。这几句可供论述伟大往往孕育于平凡之中的道理,也可供论述从质朴中可以提炼出精美的道理。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博喻》
68.我们既有比我们自身高贵的思想,也有比我们自身卑贱的思想。法国作家 让·罗斯唐
69.富以能施为德;贫以无求为德;贵以不人为德;贱以忘势为德。明代文学家,思想家 吕坤
70.无论你出身高贵或者低贱,都无关宏旨。但你必须有做人之道。德国剧作家、诗人、思想家 歌德
71.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巳矣。

清·刘开《问说》。不肖:不贤。道之所成:学行方面的成就。这几句大意是:尊贵的人可以向卑贱的人请教,贤者可以向不贤者请教,老年人也可以向年幼者请教,只看谁在学行方面有成就罢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最圣明的人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因此,贵者、贤者、老者向某方面成就超过自己的贱者、不肖者、幼者去请教也是很自然的事。这和韩愈《师说》所论述的从师的道理一样:“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向“道之所存”者不耻下问,正是一种美德,决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

清朝散文家 刘开 《问说》
72.也许可以使那金银用起来方便一点,但是把它们的品质却弄贱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 培根
73.人没有天生的穷命和贱命,只有你是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磨练自己。台湾著名企业家 郭台铭
74.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见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赞》。变态:友情的深浅程度。见:同“现”.这几句大意是:当人们处在生死关头,才能看出友情的忠贞与否,当人们一会儿贫穷,一会儿又富有起来,才能看出友情的深浅;当人们一会儿得势升迁,一会儿又失势贬谪,才能考验出友情的真假。翟公为廷尉时,宾客盈门,及度,门可罗雀。翟公后又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就在门上大书“~”几句话,司马迁有感于岌黯、郑庄显赫时宾客趋之若鹭,固罪贬官时宾客纷纷离去,就引了翟公的几句话抒感慨.作评语.这几句话说明真诚的友谊只有在一十人地位发生急剧变化时才看得最清楚。借用~说明现在一些类似的社会现象,十分恰切。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汲郑列传赞》
75.天非私富一人,托以众贫者之命。天非私贵一人,托以众贱者之身。清代学者 山阴金先生 《格言联璧》

首页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 关于挫折的名言

下一篇: 李庆远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