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名言 > 春风的名言

春风名言

61.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北宋诗僧 道潜
62.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战国·庄子《庄子·养生主》。踌躇(chouchu筹除):从容自得的样子。满志:心满意足的样子。这几句大意是:提着刀站在那里,环顾四周,为自己的高超技艺洋洋自得。一位名叫丁的厨工为梁惠王宰牛。他技艺高超,谙熟牛身上的经络纹理,宰牛时干净利落,游刃有余,顷刻之间,被解之牛便像泥土一样散落在地上。~几句是写庖丁解牛之后从容自得、心满意足的形象。现在“踌躇满志”已成为形容身处顺境的人春风得意,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满足的习用成语。

庄周,战国哲学家 庄子 《庄子·养生主》
63.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唐·郑谷《席上贻歌者》。贻:赠。鹧鸪:一种产于我国南部的鸟,其声极像“行不得也哥哥”。这里指唐时流行的《鹧鸪曲》,效鹧鸪之声,曲调哀婉清怨。这首诗是诗人在宴会上赠给歌者的。这两句大意是:在这宴会上也有客居北方的南国人,请你不要再唱撩动南国人乡思的《鹧鸪曲》了。自称“江南客”,已可看出诗人的思乡之心,又请求歌者莫唱《鹧鸪曲》,更见他客居异乡的羁旅之情。现在请人不要提及令别人伤心的事情,可以借用此名句。

唐代诗人 郑谷 《席上贻歌者》
64.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原自要春风。南宋爱国词人 辛弃疾
65.古树春风入,阳和力太迟,莫言生意尽,更引万年枝。

唐·崔道融《古树》。阳和:指春气和煦。太迟:极缓。生意:生机,生命力。引:拉长,伸长。这几句的大意是:春风吹入古树间,风力极缓,春气和煦,不要以为古树的生命力已尽,而今它又舒展开自己那万年不衰的老枝。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古树也呈现出勃勃生机。“更引万年枝”可用来描写古树,也可用“枯木逢春”的意境形容某种重新获得生机的人或事物。

唐末诗人 崔道融 《古树》
66.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翩翩马蹄疾,春日归多情。

唐·白居易《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酣(hān憨):酒喝得很畅快。翩翩:轻快的样子。这几句大意是:春风得意减少了离愁别恨,酣饮微醺竟感到路远为轻,心情兴奋只觉得马蹄轻捷如飞,乘着明丽的春日我将要归乡省亲。在封建社会中,读书人的唯一出路便是取得功名。白居易二十岁举秀才后,更加“苦学力文”,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十年苦读,终于中了进士。一举成名,从此结束了“穷书生’的生活。~几句便是他中第还乡时兴在心情的真实写照。

唐代诗人 白居易 《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
67.君子如春风,可爱不可竭;小人如酒颜,但得暂时热。

清·顾图河《息交》。这几句大意是:君子之交如和煦的春风,温暖可爱,长久不衰;小人之交像醉酒之后脸上泛起的红晕,热度片刻即逝,转眼又是一副冷面孔。用“春风”、“酒颜”比喻不同的交情,生动恰切,现在仍可引用。

清代学者 顾图河 《息交》
68.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于谦 《除夜太原寒甚》
69.得胜归来喜笑浓,气昂昂,志卷长虹,饮千钟,满面春风。

见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昂昂:气概盛壮的样子。志卷长虹:志气豪迈可席卷空中长虹。虹:雨后天晴时空中出现的七彩圆弧。钟:酒杯。满面春风:笑容满脸十分得意的样子。这三句大意是:得意归来喜笑颜开,志气轩昂的样子可席卷空中的长虹,畅饮美酒千杯,越是满面春风。是写喜悦情态的名句,“满面春风”(也写作“春风满面”)已成为习见成语,用以形容和蔼愉快的面容,喜气洋洋的神态。

元代杂剧作家 王实甫 《丽春堂》
70.律身惟廉为宜,处世以退为尚。律己宜带秋风,处世须带春风。清代学者 山阴金先生 《格言联璧》
71.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台;只缘袅娜多情思,更被春风常情猜。

唐·刘禹锡《扬枝词二首》其二袅娜(niáonuó鸟挪):形容草木柔弱细长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情(qiàn欠),古时对男子的美称。这几句大意是:浅黄淡绿的柳色映照着楼台,提前迎来了春光;只因柳树体态柔弱轻盈,显得分外多情,所以总是受到春风的猜疑。柳色“迎得春光先到来”的想象已颇为新奇,而后两句的拟人手法更显得别开生面。春风拂柳,柳姿婆娑,诗人想象那是一对情侣,女的活泼多情,男的因爱致疑,思致多么活泼!可用来描写杨柳。

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扬枝词二首》
72.牡丹殊绝委春风,露菊萧疏怨晚丛,何似此花荣艳足,四时长放浅深红。

宋·韩琦《东厅月季》。殊绝:特出地美丽。委:委托。露菊:含露开放的秋菊。萧疏:冷落。荣艳:花繁色艳。这几句大意是:牡丹美丽出众却只能委身于春风,冷落的秋菊埋怨自己只能开放在晚秋的花丛,哪能比得上这花繁色艳的月季花,一年四季开罢深红又开浅红。月季花又名长春花、月月红、四季蔷薇等,在中国十大名花评比中是名列第五的名花,属丛生灌木,枝干多刺,羽状复叶,花色有紫、红、粉红等,以红色居多,也有洒金与白色的。月季花的最大特点是四季开花,适应性强,不论江南塞北,都可以看到她的倩影。本诗以牡丹、露菊与她对比,反衬她长荣不衰的美质,寄托着诗人永葆青春的理想。

北宋政治家、名将 韩琦 《东厅月季》
73.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明·王恭《春雁》。阳:地名,在今湖南省。相传北雁南来,止于衡阳。楚:古国名,在今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泛指江南。燕:古国名,在今河北省北部一带,这里泛指北方。这几句大意是:春风一夜之间吹到了衡阳,楚水燕山相距万里之长,不要怪大雁一到春天便启程北归,只因为江南虽好,毕竟是异域他乡。为候鸟,冬来南下,春来北往,随节令变迁而迁徙,这本是极自然之事,而作者却在物候的变迁中赋予了人世之情,抒发了恋乡之怀。诗句可用于写北归的春雁,也可用以寄托思乡、恋乡的情怀。

明代学者 王恭 《春雁》
74.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诗句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如此深情地忠告?也许,诗人想到了,如果一旦开放,几场风雨之后,花就会很快坠落、凋零,“林花谢了太匆匆”,为了它的不至于很快谢落,为了它的长久,诗人宁愿红蕾深藏。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75.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代诗人 贺知章 《回乡偶书之二》

首页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 关于激励人的名言

下一篇: 孙子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