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名言 > 船的名言

船名言

46.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见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两句大意是:黑云像泼翻了的墨汁一样翻滚而来,但山头还没有完全被遮住;急骤的白雨打在湖面,激起的水珠争先恐后地跳入船内。诗句写西湖夏季云急雨骤的奇丽景色,比喻形象,绘景生动,写出了盛夏西湖阵雨的特点。这是描写西湖风景的名作,全诗为:“~。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四句四景:骤云、骤雨、骤风、骤晴,变化多端;云黑、雨白、水碧、天蓝,色泽鲜明。全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纵横开阖,舒卷自如,深得写景诗的妙谛。

北宋文学家 苏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47.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见宋·陆游《书愤》。楼船:高大的战舰。瓜洲渡:瓜洲镇的渡口。瓜洲在长江北岸,与镇江斜相对峙,是南宋江防要地。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陕西宝鸡西南,是南宋与金西部的边界。这两句大意是:高大的战舰冒着夜雪从瓜洲渡北上,披甲的战马迎着秋风由大散关挺进。写这首诗时,陆游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罢官退居江阴已有六年。这首诗写他壮志未酬的满腔悲愤。年轻时,作者涉世未深,不了解抗金复国的艰难,仿佛北伐易如反掌,中原唾手可得,所以他“北望中原气如山”。~两句以形象化的语言抒写这种豪气。他想象浩浩荡荡的北伐队伍会从瓜洲渡、大散关两路进军,水路进军定于夜雪纷飞之时,以示奇袭;陆路出师选择秋风劲吹之际.以示盛壮。“楼船”“铁马”,更是球陆两军必有的战备。这两句各以三个名词构成工整的对仗,以典型的时间、典型的地点、典型的战备描绘出一幅浩浩荡荡的出师图,语言十分凝练,两句中没有一个动词,而威武雄壮的进军场面如在目前,作者早年的雄心壮志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书愤》
48.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见杜甫《饮中八仙歌》。知章: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豪放,旷达,嗜酒,是唐代八个酒仙之一。这两句大意是:喝醉酒后,骑马的姿态就像乘船那样摇来晃去,醉眼朦胧,眼花缭乱,跌进井里竟会在井底熟睡不醒。写醉态活灵活现。相传“阮咸尝醉,骑马倾欹,人曰:‘个老子如乘船游波浪中’。”杜甫活用了这一典故而不见其迹,这种巧于用典的方法值得学习。

唐代诗人 杜甫 《饮中八仙歌》
49.只要能到达彼岸,乘坐破船又何妨。 布伦特
50.一篙不可须臾缓,为学如撑水上船。革命烈士 邓雅声
51.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北宋文学家 苏轼
52.没有思想的人生,就像没有舵的船。
5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代诗人 李白
54.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南宋文学家 姜夔
55.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宋代诗人 徐元杰
56.长淮忽过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北宋文学家 苏轼
57.百世修来同渡船,千世修来共枕眠。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
58.机会是一切努力之中最杰出的船夫。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 索福克勒斯 《断片》
59.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宋·朱熹《朱子语录》。篙:撑船的器具。这两句大意是:治学就好像捧逆水而上的船,一篙紧接一篙,不可一刻放松。此条以一个十分生动的比喻,表现治学过程的内在特征。这种内在持征本来是比较空泛而抽象的,朱熹借用一个逆水行舟的例子,便把它生动、具体地昭示出来,使之具有直观性与语言的技巧性。此后,以行船喻治学,称“逆水行舟,不进刚退”,成为一种常见的劝学方法。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朱子语录》
60.不受舵盘支配的船,注定会受礁石的支配。英国犹太政治家 迪斯雷利

收藏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关于相思的名言

下一篇: 郭台铭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