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夜泛西湖五绝》其五。湖光:据《岭南异物志》载:“海中遇阴晦,波如燃火满海,以物击之,迸散灯星火,有月即不复见。”苏轼《游金山寺》:“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牺乌惊。帐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意何物?”这里所说的“湖光”与《岭南异物志》所说的海光,《游金山寺》看到的长江中的“炬火”,都是相类似的景色。因为此光奇异非常,疑非人闻所有,所以作者说它。“非鬼亦非仙”,而在“风恬浪静”的月黑之夜,此光满朝,分明可见。作者接着写:“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不仅湖光可见,而且它还能移动,而等到小舟驶近时却又看不见了。变幻多端,神秘莫测,充满神奇气氛。
北宋文学家 苏轼 《夜泛西湖五绝》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这两句大意是:朱红色大门黄金铺地如阳光映射,光彩夺目;美玉饰窗作官,里外皆白。似冰雪照耀。这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所见的警幻仙姑们居住的宫室楼阁。显得华丽而洁净。可化用以描写古代豪富人家的居处。
清代满族小说家 曹雪芹 《红楼梦》南朝·梁·无名氏《施驱乐敢》。这两句大意是:月色尚明,星星将要堕入地面,你今晚到底来不来赴约要早早言语一声,不要叫我在这里傻等。此诗表现一位女青年在恋人失约时的心理活动。通过女主人公的抱怨,写出她对爱情的热烈追求以及爽快直率的性格特征。写作上前句写景,后句写情。“月明”句既带有象征意义,又点出时间,交待了抱怨的原因,蕴含极为丰富,有了这个坚实的铺垫与有力的前提,后一句的直率表现就顺理成章了。全诗仅此二句,却生动地塑造出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因而得到后人很高的评价。
《施驱乐敢》 《施驱乐敢》见宋·苏轼《夜泛西湖五绝》其四。灯明出远寺:据周密《癸辛杂识》载:“西湖四圣观前有一灯浮水上,其色青红……风雨中光愈盛,月明则稍淡。雷电之时,则与电光争闪烁。”湖光:西湖中一种奇异现象,于月黑之夜可见湖波如火,称为“湖光”。这两句大意是:随着小舟的行进,渐渐看见青红色的灯火从远方四圣观前的湖面出现,而要目睹湖光的奇观,则要待到月落夜黑之后。两句既写出月明西湖之景,又写出月黑西湖之景,从中透出“夜泛”的题意来,此二句只适于表现夜西湖的奇特景观,却扩大了读者的见闻。
北宋文学家 苏轼 《夜泛西湖五绝》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沉壁:指沉在水中的月影。壁:圆形的玉,这里比喻明月。这几句大意是:当天上的云雾一扫而空,明月的光辉千里朗照,浮动的波光闪耀着金辉,幽静的月影就像沉在水底的壁玉。这是写月光下的洞庭景色,充满一种幽静之,其中,“浮光跃金”写有风时的月色,“静影沉壁”则写无风时的月色。如此良宵美景,令人神往心醉。写月色满湖的景象,可资借鉴。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 《岳阳楼记》唐·李白《静夜思》。这几句大意是:床前洒满了皎洁的月光,怀疑是地上铺满了秋霜。举头望天,一轮明月高悬长空;低头沉思。无限乡愁涌进心房。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单纯自然,明白如话,它是那样容易理解.却又令人体味无穷。它只有二十个字,而含蓄的意境却容纳得下千百万人各种思乡之情。它似乎脱口成吟而不是有意作诗,却又那样凝炼概括,浑然天成。望月思乡的古代诗歌多得不可胜数,它却在无数望月思乡的诗歌中独放异彩,广为传诵,成为我国古诗中知名度最高的名篇。所以能够如此,除李白有惊人的才华和高度的艺术修养外,还由于诗人情真意真有一颗返朴归真的诗心。写月光、写望月、写思乡都可直接引用。
唐代诗人 李白 《静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