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名言 > 画的名言

画名言

1.言语是心灵的图画。
2.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成竹:完整的竹。本句大意是:要想画好竹子,必须在具体动笔之前已先有完整的竹子的形象在胸中。这句与“意在笔前”意思相近,不过更具体化了。它着力强调画家在作画之前,必须先经过充分的观察、揣摩、酝酿、构思,画竹要在胸中先有竹子的整体形象,作到心中有数再动笔,如果一节节、一叶叶支离破碎地画,一定画不好。可供论述画家或作家在创作前先要有缜密的整体构思,成语“胸有成竹”、“成竹在胸”即从此来,用以比喻处理事情要心里先有主意,有成算。

北宋文学家 苏轼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3.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唐代画家 张彦远
4.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西汉学者 扬雄
5.人生如画,岁月如歌。 报摘
6.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

清·方玉润《星烈日记汇要·游艺》。书:书法。这两句大意是:书法中含有画意,画面中融入书法。我国许多文学家艺木家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兼诗人、书家、画家于一身,如王维、郑虔、李煜、苏轼、文同、米芾、郑板桥、齐白石等等。苏轼曾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在他们的书、画作品中,也往往“兼擅胜长而又互用其法”,做到了“~“。如“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就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他精于画兰竹,在他的书法作品中也常常糅入画兰竹的笔法,用笔既有画竹的俊拔刚直,又有画兰的秀俊纵逸,可谓书字借画法,笔意假诗情,熔众妙于一炉,浑然而天成。

清代学者 方玉润 《星烈日记汇要·游艺》
7.诗人是描绘心灵的画家。英国犹太政治家 迪斯雷利
8.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唐·王勃《郊园即事》。断山:中断如削的峭壁。画障:彩绘的面屏。悬溜:悬空直落的细小瀑流。这两句大意是:陡峭的绝壁多姿多彩,疑是挂着一幅画屏;从峭壁上悬落的细瀑,铿然作响好像清脆的琴声。描摹断山悬瀑,有声有色,如闻如见。

唐代诗人 王勃 《郊园即事》
9.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宋·张舜民《跋百之诗画》。这两句大意是:一首好的诗就是一幅无形的绘画,而一幅精妙的绘画就是一首有形的好诗。这两句说明了诗画本一律,异体而同貌的道理。苏轼《韩干马》诗云:“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次韵吴传正枯木歌》云:“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可供论述诗、画一理时引用。

北宋文学家、画家 张舜民 《跋百之诗画》
10.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宋·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这两句大意是:诗文与绘画的要求及艺术规律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以自然、天成、清新为上。前句用于说明诗与画异体而同貌,即诗为无形画,画为有形诗,二者道理相通;后句可用于评价诗、画等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

北宋文学家 苏轼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1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宋·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这两句大意是:江山美丽如画,一时间出了多少英雄豪杰!这是这首《赤壁怀古》词上阙的结句,对祖国的大好江山及历史上人才济济进行了由衷的赞叹。但在“江山如画”和“多少豪杰”中间加上“一时”二字,一则专指三国时期,二则也寓有历史无穷,人生短暂之意,与下阕在追怀公瑾之余自笑多情,感叹“人生如梦”仍然意脉相连(参看上条)。这两旬今天仍可化甩以赞美祖国地灵人杰。

北宋文学家 苏轼 《念奴娇》
12.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

宋·陆游《舟中作》。这两句大意是:每个村庄都可以入画,每个地方都有作诗的素材。陆游这首诗,本意是赞扬江山风物之美,可用以说明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在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文艺创作的素材。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舟中作》
13.最接近雕刻的绘画最完美。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诗人 朗费罗
14.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唐代诗人 杜甫
15.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清·笪重光《画荃》。这两句大意是:虚实结合,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无画的地方也含有美妙的境界。艺术是一种创造,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把客观真实化为主观的表现,就是一个艺术创造问题。如南宋画家马远的构图就别具一格,他多作“一角”、“半边”之景,画画只画一个角落,剩下的空白并不真实,给人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虽空并不感到空,空白处更有意味,因此他获得了“马一角”的称号。中国戏曲舞台上,利用演员的身姿、手势配合音乐节奏的表演,在观众心中引起虚构的景物,虚实相生,既真实又优美;中国园林建筑也注重布置空间,艺术地处理空间,以虚带实,实中有虚,这是中国美学思想中一个最要原理。

清朝书画家 笪重光 《画荃》

收藏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关于歌的名言

下一篇: 关于激励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