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句: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汉·桓宽《盐铁论·国病》。愕愕(è恶)然:正言直谏的样子。本句大意是:辩论时直言不讳,不怕冒犯尊长的威严。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昭帝召集全国文学贤良六十余人与御史大夫桑弘羊、丞相田千秋讨论盐铁官营和酒类专卖等问题,桑弘羊一派主张盐铁官营,文学、贤良一派则反对这一官营政策,在朝廷上“~”。丞相批评他们言辞过激,贤良文学回答说,药酒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故愕愕者,福也”,“此乃公卿之良药针石。”此句以记实的写法,表现人物据理力争,不畏权势的品质。后用来表现实事求是,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决不随声附和的谈吐风格。
《盐铁论·国病》汉·桓宽《盐铁论·殊路》。这两句大意是:在油脂上绘画t在冰块上雕花,既浪费光阴又徒损事功。以“画脂镂冰”作比,说明有些人不讲效益,爱作无用之功,可谓精譬巧喻,十分恰当。它使人马上想到,无论你的技艺多么高超,绘画如何生动,雕刻多么精致,只要油脂一化,冰块融解,你的努力当付之东流。因此,办什么事情必须有坚实的基础,不能干竹篮打水、井中捞月的傻事。可借以说明办事必须考虑效果,不要搞无效劳动。
《盐铁论·殊路》西汉·戴圣《礼记·表记》。欲:要、应该。信:诚。这两句大意是:感情要真诚,语言要精巧。这两句以极其简洁的语言,说明了文学创作的一个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表达的感情一定要真实,这样才能打动人心;作品的语言一定要力求精美,这样才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可供引用强调在文学创作中要抒发真情实感,要讲究语言工巧。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表记》明·洪应明《菜根谭》对于情欲方面的事,切勿图一时享乐去涉及,若是去放纵涉及,便会坠入万丈深渊;对于理性方面的事,切勿因遵守不易而有丝毫退缩,一退缩,便会与理性相隔千山万水。
洪自诚 明朝道人 洪应明 《菜根谭》宋·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其二。这两句大意是:满含情意要跟人诉说,只是无处可说,把这情意传与琵琶,却又只有我自己心里领略。这两句写远嫁匈奴单于的王昭君内心的孤独。她远离汉宫,独处异域,无处诉说自己的悲哀,只能把自己的心声通过琵琶倾诉出来,而琵琶又无知音,只有自己知道那无可告语的孤独和凄凉。这两句把王昭君的神态、心态刻画得十分逼真。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明妃曲二首》唐·朱庆余《宫词》。这两句大意是:两位宫女欲互吐衷肠,谈论宫里的事,但怕鹦鹉学舌,说给别人听见,终于不敢把话说出来。“含情欲说”却因有所畏忌而“不敢言”,宫女没有说话的自由,有苦无告,宫中的黑暗,宫女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宫女“欲说”之事最终也未说出来,但读者会想象出她们想要说的是什么。这两句可借用来表现怕鹦鹉学舌式的人物告密而不敢说话。
唐代诗人 朱庆余 《宫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