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桓宽《盐铁论·国病》。愕愕(è恶)然:正言直谏的样子。本句大意是:辩论时直言不讳,不怕冒犯尊长的威严。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昭帝召集全国文学贤良六十余人与御史大夫桑弘羊、丞相田千秋讨论盐铁官营和酒类专卖等问题,桑弘羊一派主张盐铁官营,文学、贤良一派则反对这一官营政策,在朝廷上“~”。丞相批评他们言辞过激,贤良文学回答说,药酒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故愕愕者,福也”,“此乃公卿之良药针石。”此句以记实的写法,表现人物据理力争,不畏权势的品质。后用来表现实事求是,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决不随声附和的谈吐风格。
《盐铁论·国病》汉·桓宽《盐铁论·殊路》。这两句大意是:在油脂上绘画t在冰块上雕花,既浪费光阴又徒损事功。以“画脂镂冰”作比,说明有些人不讲效益,爱作无用之功,可谓精譬巧喻,十分恰当。它使人马上想到,无论你的技艺多么高超,绘画如何生动,雕刻多么精致,只要油脂一化,冰块融解,你的努力当付之东流。因此,办什么事情必须有坚实的基础,不能干竹篮打水、井中捞月的傻事。可借以说明办事必须考虑效果,不要搞无效劳动。
《盐铁论·殊路》汉·桓宽《盐铁论·褒贤》。溢:满而外流。泰:大中之大,大极。这两句大意是:水满盈而不外流,大至极而不骄傲。一个人的道德文章应当求满、求大,力争达到最高境界。但当一个人取得了巨大成就,获得了荣誉,登上了高位时,却不可以自满和骄人。这两句可用于比喻人的才德、地位虽高,但不骄傲不炫耀。
《盐铁论·褒贤》西汉·桓宽《盐铁论》最美丽的是不加修饰纯洁的璞玉,没有什么东西配得上修饰它.
《盐铁论》汉·桓宽《盐铁论·贫富》。治:管理。这两句大意是:善于管理别人的人,首先能管理好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样,在治理别人的时候,才能口服心服。如果自己放纵恣肆,任意胡为,反而严格要求别人,自然会招致不满与抵制,“有令不从”。这句名言可供论述以身作则或严于律己的道理时引用。
《盐铁论·贫富》汉·桓宽《盐铁论.周秦》仁慈的母亲出了败家子,原因是从小就不忍严加管教。
《盐铁论·周秦》汉·桓宽《盐铁论·疾贫》。这两句大意是:处罚一人.能纠正百人的过失;杀掉一名罪犯,可以使一万人谨慎起来。法律应该具有惩前毖后的威慑力量。执法施刑时,应做到处罚一人,能使百人改过自新;杀掉一人.能使万人小心谨慎,决不是为刑而刑,为杀而杀。
《盐铁论·疾贫》汉·桓宽《盐铁论·国疾》。愕(è厄)愕:直言争辩。諓(jiàn贱)諓:巧言。贼:害。这两句大意是能直言争辩的人对国家是有好处的,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于国家的。能直盲争辩的人其言多逆于耳,然而却相利于国,花言巧语的人其言顺于耳,然而却害干国。看待人不可以言语顺逆而决定好好恶而要以“言语是否有利于国来决定取舍。这两句可用来劝人要能容得直言争辩之人,警惕花言巧语之人。
《盐铁论·国疾》本指两种不可相容之物。《庄子·人间世》郭象注:"人患虽去,然喜惧战于胸中,固已结冰炭于五脏矣。"此谓颖师的音乐,使听者悲喜交战。
《盐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