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群玉《题竹》。森风:凉飕飕的风。森,寒冷貌。这两句大意是:一顷秋竹含深绿,十万株竹起森风。这里描绘的是竹林,是竹的群像,而不是竹的个体,森然生风的十万秋竹,给人以雄浑壮阔寒意袭人之感。可用来描写竹林。
《题竹》唐·李群玉《赠元绂》。这两句大意是:兰草到了秋天,依然那么清香,松树到了岁暮,愈发苍翠浓郁。《赠元绂》诗叙述了作者与元绂的友情,此二句是说:我们的友谊如兰蕙一般,经秋不死,清香如故。不像一般的花草,一遇秋风便拂然变色,摇落凋零。我们的友谊又像柏松一样,愈是遇到艰难的环境,愈显得苍劲。以此二句歌颂友谊,或说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霜重色愈浓”的道理,或用来写兰,写松,均佳。
《赠元绂》唐·李群玉《赠元绂》。披:分开。这两句大意是:玉隐于石中,人们哪里知道那是白玉;只有拨开沙子,认真筛选淘汰,才能遇到真金。这两句比喻人才藏于一般的群众之中,精华含于一般的事物之中-要想发现他们,必须经过一番识别寻觅,井不是轻而易举,唾手可得。
《赠元绂》唐·李群玉《放鱼》。铦(xiān先)钩:锋利的鱼钩。这两句大意是:要知道在香饵的下面,碰到的是锋利的鱼钧。饵好吃,鱼钩难咽。水中鱼就是困为贪食香饵而上钓者之钩,成丁庖者鼎中之物。~的社会寓意,不言自明,人们当引以为戒,清廉洁身,莫当诱饵的钩上物和糖衣炮弹的牺牲品。
《放鱼》唐·李群玉《书院二小松》。细韵:轻微而和谐的声音。这两句大意是:从此可以在静静窗边听到松树细微而和谐的声音,那声音宛似琴声,长伴室内的读书人。将窗前松声喻为缕缕琴声,而且十分有情地“长伴读书人”,想象新奇,意境优美。可用来描写庭院里的小松树。
《书院二小松》唐·李群玉《黄陵庙》。寂寂:清静、无声。古碑无字:无字碑,指石表或神主石。芊芊(qiān迁):草木茂盛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野外的寺庙坐落在江边,虽在春天,依然冷冷清清,庙内的无字古碑旁,长满野草,显得十分荒凉。此二句极言黄陵庙的萧条、败落。黄陵庙位于江边,春江水暖,应是游人成群,而比时的黄陵庙却是那么冷清寂寥,庙内的无字古碑已无人凭览,只有萋萋的野草,好像在轻声叹息。可化用以形容寺院、宫池、城郭的衰败景象。
《黄陵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