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论语·阳货》。《诗》:指《诗经》。可以:可以用来。兴:指培养丰富的想象、联想能力。观:指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群:指养成联系群众,亲和他人的能力。怨:指学习讥讽、怨刺的方法。这几句大意是:《诗经》,可以用来培养联想力,可以用来提高观察力,可以用来养成合群性,可以用学习讽刺的方法。《诗经》中的诗篇,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因此孔子将它作为教授弟子的主要课本并这样高度评价它的作用,现在既可引用这几句评论《诗经》的价值和作用,也可广用其义,泛指其它优秀诗歌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阳货》宋·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这几句大意是:衣服上的一点点酒渍,诗歌的一行行字迹,这一点点,一行行,都包含着凄凉的意味。这是一首抒写离恨的词。上阕头三句是:“离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旨在感慨人间聚散无常。“衣上酒痕”可能是“醉别西楼”时留下的,也可能是别后借酒浇愁时留下的;行行诗意,都是抒写离恨之作,故称“~”。这几句既是具体抒情,又有很强的概括力。
北宋词人 晏几道 《蝶恋花》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一》。这几句大意是:古人写诗,贵在含蓄,意不外现。使人涵泳品味,才能理解它的深刻含义。诗贵含蓄不尚浅露,是我国古代传统的诗歌主张。刘知几《史通·叙事》:“言近而旨远,辞浅词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曾巩《元丰类稿》:“诗当使一览无遗,语尽而意不穷”,严羽《沧浪诗话》:“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袁枚《随园诗话》卷四:“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说的都是这个意思。它是诗人创作经验的总结,永远值得学习。
北宋文人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一》明·黄子肃《诗法》大抵作诗,必须确立意旨。意旨即如人的一身的主心骨。
黄子肃 《诗法》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诗》:指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三百篇:《诗经》共收诗歌三百零五篇,后世多举其成数而言三百篇。这两句大意是:《诗经》中的三百余篇作品,大抵都是古代圣贤之人为了抒发心中的愤怨之情而写成的。《诗经》历来被认为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其中《国风》与《小雅》的许多篇章都是揭露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现实的,都不同程度地带有怨愤情绪,因而司马迁作出了这佯的论断,井以此委婉地说明了自己创作《史记》的目的,后世在此基础上还引伸出“愤怒出诗人”的话。可供引用评价《诗经》或泛指旧社会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大多具有愤世嫉俗的感情色彩。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诗大序》。志之所之:前一“之”,为助词,的;后一“之”为动词,到。这几句大意是:诗是表现作者志向的。在心里称为志,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形成诗。这几句是对《尚书》“诗言志”的阐发。作者认为,诗是志向的表现,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反映,这种文学观是可取的。
《诗大序》 《诗大序》《毛诗序》诗,是人表现志向所在的,在心里就是志向,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情感在心里被触动必然就会表达为语言
《毛诗序》 《毛诗序》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心声:指真情实感。违心:违背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这几句大意是:诗歌是表现作者真情实感的,不能违背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作诗,违背了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也写不出诗来。诗文创作应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一味地矫揉造作,无病呻吟,那么即使是语言再华丽,技巧再高超,作品仍是苍白无力的,不能感染读者。可见这儿句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创作原则,可供引用论述文学创作要表现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
清初诗论家 叶燮 《原诗·外篇上》清·方末树《昭味詹占》卷一腐:陈腐。絮:絮叨,罗嗦。学究:迂腐浅陋的读书人。这几句大意是:作诗最忌讳直接议论。这样僦最容易流于迂腐,流于絮叨,流于浅陋的书呆子气.诗贵含蓄曲折,在诗中直接议论,直接表达作者的见解,是作诗的大忌。
清代诗人 方末树 《昭味詹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