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何希尧《海棠》。妖娆(ráo绕):娇媚。黄金屋、阿娇:用“金屋藏娇”的典故。汉武帝儿时曾说:若得阿娇为妻,当作金屋贮之。这几句大意是:海棠盛开后即如著雨的胭脂点点消融,只有半开之时最为娇媚,谁家能有黄金屋,将东风深深锁住,将这位“阿娇”藏在里边,使她永远开不败呢?以“金屋藏娇”的典故表现对海棠的爱恋之情,护养之意,可谓奇思妙想,不独拟人手法运用得成功,而且丰富了诗句的形象性和感情容量,又能进一步开启读者的想象和联想,可用来描绘海棠的美丽,抒写爱花的深情。
唐代诗人 何希尧 《海棠》宋·陆游《见蜂采桧花偶作》。来禽:即林檎,落叶小乔木。海棠:即海棠树。蛱(jiá荚)蝶:蝴蝶的一类。桧(guì贵):一种乔木。这几句大意是:来禽,海棠的花次第开放,轻狂的蛱蝶围绕着这些美丽的花朵来回飞翔,只有山蜂别具风味,偏偏采集不起眼的桧花去酿造蜜糖。诗人以对比的手法,贬斥了“轻狂蛱蝶”来往于丛花之中,见宝不采,称赞了山蜂别有“风味”,能识得“桧花供蜜材”。诗人对山峰“有风味”的赞赏,就蕴含着对那些“轻狂蛱蝶”的讥讽,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见蜂采桧花偶作》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诗句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如此深情地忠告?也许,诗人想到了,如果一旦开放,几场风雨之后,花就会很快坠落、凋零,“林花谢了太匆匆”,为了它的不至于很快谢落,为了它的长久,诗人宁愿红蕾深藏。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清·宋琬《鹊桥仙》[寓园海棠]。东君:春神。忒(tè):太。朱、粉:指红色和白色颜料。红霞:喻红色海棠。这几句大意是:春之神的手真是太巧,她调匀颜料,绣出几幅红霞似的海棠,在清晨的丝丝细雨中开放,就像是华清池中刚刚沐浴的杨贵妃一样娇美。贵妃沐浴的传说,不知引起多少文人墨客乃至画师乐工的无限遐想,这已不足为奇。然而作者在此处以“似妃子、温泉初沐”的意境歌咏海棠花,使海棠愈显娇美艳丽。如此咏物,可谓翻出了新意。可用来描写细雨中的海棠花。其浪漫主义手法也可借鉴。
清初诗人 宋琬 《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