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名言 > 花的名言

花名言

46.山榴花似结红巾,容艳新妍占断春。

唐·白居易《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山石榴:杜鹃花。结红巾:指山石榴花像摺皱束结的红巾。占断:独占。春:此指美好如春的风光。这两句大意是:山石榴花好像摺皱的红巾结成,它那红艳簇新的容颜,独占了百花纷谢、万绿葱茏的初夏时节的风光。以“结红巾”状山榴花很形象,以“占断春”写山榴花独放,符合时令特征。因杜鹃花(山石榴)分春季开花,夏季开花两大类,这里指的是夏季开花的山石榴花,后来的作者写山石榴花,如苏轼的“石榴半吐红巾蹙”,王安石的“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似都受到白诗的影响,从而可看出作家在创作上的学习、继承、创新的关系。

唐代诗人 白居易 《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
4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没(mò磨):埋住,遮盖。这两句大意是:各种花卉开得五颜六色,渐新让人跟花缭乱;浅浅的青草生出不久,才刚刚能埋住马蹄。这两句虽未明言“春行”,却充分表现出早春骑马郊行时所感到的盎然春意。可用于描写初春景色。

唐代诗人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48.人闻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芳菲:指花草美盛芬芳。这两句大意是:初夏时节,春已归去,芳菲尽落;而在高山古寺中,桃花才刚刚盛开,正在争奇斗艳。白居易原诗为:“~。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此二句通过“山高地深,时节绝晚”的景物节候的记叙,表达了诗人由愁绪满怀,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的心理变化过程。既反映了大千世界千差万别的事实,又寄寓了对大自然的奥秘要不断探索的深邃哲理。用以进行南北方物候的比较,或中原与山区物候的比较,均十分相宜。

唐代诗人 白居易 《大林寺桃花》
49.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

宋·曾慥《乐府雅词》言语:莺鸣,指与人说话。不说人流连春光,而言莺语留人,情意甚浓,措词妙甚。

南宋学者 曾慥 《乐府雅词》
5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句大意是:碧绿的荷叶无穷无尽,仿佛一直接到天边;沐浴在晨光里的荷花显得特别红艳。杨万里原诗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作品赞美了西湖秀丽的自然风光。诗句色彩浓丽,景物鲜明,意境阔大,碧绿的荷叶,红艳的荷花,在阳光下相互映衬,无穷无尽地延伸到天边。这幅图画,何等开阔,何等美丽!可用以形容荷花的色泽或形容荷池的辽阔。

南宋诗人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1.落红满路无人惜,踏作花泥透脚香。

宋·杨万里《小溪至新田》。这两句大意是:落花满路,没人怜惜,被人踏成花泥,花香透过嘟背。杨万里的这两句诗,又为抒写惜花之情选择了一个新的角度。从诗句来看,此时落红满路,春已归去。赶路的人并不注意这郊野间的落花,他们来去匆匆,把遍地残红踏成了花泥。美丽的花朵已经无影无踪,可是它们还把芳香留给了人间。正如陆游所说:“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这香气透过脚背,沁入心脾,使人们心旷神恰。这两句本是写景之笔,抒情主人公并未直接出现,但是透过这客观的写景笔墨,我们仍然可以体味到作者的一片深情;惜其“满路无人惜”,爱其踏作泥犹香,不正是这两句诗的意蕴所在吗?

南宋诗人 杨万里 《小溪至新田》
52.绿锦堆中半团雪,千枫拥出一桐花。

宋·杨万里《晚过黄州铺》。拥:拥簇。这两句大意是:在绿色的锦堆中出现半团白雪,那是千片枫叶中拥出的一朵桐花。以成堆的“绿锦”喻枫叶,以“半团雪”喻恫花,形容生动,比喻新颖。可用来写刚刚开放的桐花。

南宋诗人 杨万里 《晚过黄州铺》
53.白玉梢头千点韵,绿云堆里一枝斜。

宋·杨万里《酴醾》。白玉:指冰洁玉润的酴醾花。绿云:指酴醾的翠叶如一堆绿色的云。这两句大意是:白玉千点连缀梢头,神韵无限;绿云堆里一枝横斜,风姿别具。杨万里不着重在形态上描摹酴醾,而着重写出酴醾的花魂神韵,使读者在深层的意蕴上去领略酴醾花的美。

南宋诗人 杨万里 《酴醾》
54.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宋·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碧伞:指荷叶。这两句大意是:天已入暮,署气未减,荷花还在热得发愁,把脸庞深藏在圆如伞盖的碧绿的荷叶之中。以荷花比美人面容,以荷叶比伞盖,都是常见的比喻,拟人手法也是惯用的手法,而这首诗把荷花、荷叶连在一起,从花藏叶底联想到美人躲于伞下,不仅写出事物的神态,也巧妙地表达了“暑热不散”的主题,使全诗意趣顿生。作者善于抓住生活中一瞬间浮现出来的诗的意象,活脱脱地把它写下来,值得认真学习。

南宋诗人 杨万里 《暮热游荷池上》
55.水曲山隈四五家,夕阳烟火隔芦花。

宋·徐积《渔父乐》[水曲山隈]。山隈(wēi威):山的弯曲处。水曲山隈,形容山水的曲折幽深。这两句大意是:在山水的曲折幽深处.散居着四五户人家。放眼夕阳之下炊烟袅袅处,远隔着茫茫一片芦花。此名句意境优美。夕阳红,芦花白,山青水绿,水曲山隈,盘旋纤曲,可谓色美线畅,有如图画。四五户渔家坐落其中.自是其乐融融。可用于描写江南水乡景色。

宋代诗人 徐积 《渔父乐》
56.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宋·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jì记)菜:一种野菜,开白色小花。这两句大意是:城中娇弱的桃李在风雨里凋零,仿佛在为春天逝去而愁苦;野外白色的荠菜花仍开满溪头,显现出盎然的春意。这两句不仅可用来描写春末的自然风光,而且由于城中桃李和溪头荠菜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故可用于形容截然相反的两种境遇,借以赞扬不被人们着重的弱小者的蓬勃兴起。

南宋爱国词人 辛弃疾 《鹧鸪天》
57.底事余花避三舍,孤高元有使君风。

宋·谢薖(kè科)《玉茗花》。玉茗花:山茶花的别称。底事:何事。避三舍:即“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比喻对人回避、让步,不敢与之抗争,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使君风:使君的风度。使君,东汉时对太守的称呼,后用以称地方最高长官。按,茶花与梅花,水仙为二十四番花信风中小寒节三信之一,三花共居八气之首,故称有“使君风”。这两句大意是:因何其余的花都对山茶花退避三舍?原来它孤高清雅,有花中使君之风。作者用设问自答,以花拟人的手法,把山茶花比拟为花卉王国的“使君”,百花对它十分敬重,见之退避三舍,不敢与它比肩,极尽赞美之能事,写法别致,可作借镜。

北宋诗人 谢薖 《玉茗花》
58.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宋·汪藻《春日》。嫣然:美好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娇媚的桃花,从庭院里伸到竹篱外向人微笑,那含苞欲放时的神态,显得最有情意。原诗描写了田野春色,全文如下:“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茅茨烟螟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此二句写得清新而又含蓄,“嫣然”一词,使人感到桃花犹如美女一般富有感情,“似开未开”句,更将桃花比作妙龄少女,增添了几分妩媚。可用来描写桃花的神韵,其拟人化手法可资借鉴。

宋代文学家 汪藻 《春日》
59.褰衣步月路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

宋·苏轼《月夜与客饮杏花下》。(qiān牵)衣:把衣服提起来。炯(jiǒng迥):明亮。涵:含容,这里有飘浮的意思。青蘋:一种水草。这两句大意是:提起衣裳踏着月下的花影走,地上的月光明净如水,花影好似浮在水面上的青蘋。诗句把月光下的花影写活了,读后使人如临其境,心旷神怡,可与作者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并读。没有生活体验、细致观察和意到笔随的高度文学修养,写不出这等咏月至文。

北宋文学家 苏轼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60.叶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态鹤顶丹。

宋·苏轼《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盛开二首》其二。叶厚有棱:山茶属山茶科半阴性植物,叶革质,呈卵形或椭圆形,浓绿而有光泽,边缘有细齿。犀甲:犀牛皮做的铠甲。鹤顶丹:指丹顶鹤的头顶,皮毛呈朱红色。这两句大意是:山茶花的叶子革质浑厚,边缘有棱如犀甲般坚韧,山茶花的颜色鲜艳而少弄姿作态,像丹顶鹤的头顶那样朱红。苏轼用动物比植物,生动地描绘出山茶叶和花的美,不仅摹其形状,而且写出了质感,山茶色态宛然如见。

北宋文学家 苏轼 《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盛开二首》

收藏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关于天地的名言

下一篇: 罗丹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