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名言 > 花的名言

花名言

61.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宋·苏轼《东栏梨花》。这两句大意是:梨花白,柳条青,在柳絮飘飞的暮春季节里,梨花开满了密州城。淡白与深青映衬,色彩安排得巧妙;飞絮与鲜花相间,勾画出美丽的春色。可用于写春天柳青梨白,絮飞花绽的景色。

北宋文学家 苏轼 《东栏梨花》
62.拥衾侧卧未欲起,帘外落花撩乱飞。

宋·邵雍《懒起吟》,一题《安乐窝》。这两句大意是;醒来了但睡意还未全消,想起床又懒得起床,偎着被子侧卧着,有意无意地看见帘外的落花在空中乱飞。《懒起吟》的全诗是:“半记不记梦觉后,似愁无愁情倦时。~。”全诗处处扣住“懒起”的题旨,而“懒起”正是由于心无所求,安闲自适的缘故。~两句把作者那种在朦胧半醒状态中,拥被侧卧,漫不经意地看帘外落花的安恬闲逸、陶然忘机的心境极微妙地表现出来了。读着这样的诗句,作者的形态、神态、意态、心态宛然可见。

北宋哲学家,易学家 邵雍 《懒起吟》
6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欧阳修《辫恋花》[庭院深深]。乱红:零乱的落花。这两句大意是:含着眼泪问花,花不答语,零乱的落花远远地高高地飞过秋千去。这两句对抒情主人公惜春伤春的心理进行了层层深入的刻画,是全词的高潮和结尾。这首词的上阕告诉我们,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禁闭在深宅大院中的女子,她的丈夫正在歌楼妓馆游荡,只有她独处深闺,对景伤情。此时,“雨横风狂”,春天匆匆归去,年华悄悄流逝,她无计留住生活中的春天,更无计留住生命中的春天,正因此,她难受得两眼舍泪。可是寂寞深闺,她的伤心事无人可以告语,于是才有“问花”之举,想从花儿那里寻找一些慰藉。可是那残留枝头的春花连自己的命运都掌握不住,哪能说出让她宽心的话!不仅如此,一阵风雨袭来,最后的几朵春花也坠落枝头,片片“乱红”飞过秋千,消失得无影无踪。可以想见,那“泪眼问花”的女主人公,此刻该是多幺寂寞,多幺伤心,盈眶的热泪早巳滚滚而出,沾湿了衣襟。这两句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景物描写展示人物的深层心理,写花实是写人,景语实是情语。欧阳修的词以深婉为特点,由此可见一斑。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辫恋花》
64.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深巷:狭长的街巷。这两句大意是:在小楼上听着春雨一夜不停地滴嗒作响,想到明天清晨小巷深处定会有人叫卖杏花。春雨是春天的使者,杏花是春天开得最早的花种。春雨的滴响,宣告着春天的来临;春天的来临,首先会催开枝头的杏花。因而诗人从夜间的春雨声,联想起清晨探巷中叫卖杏花的声音。这两句联想自然,韵昧隽永,是历代传诵的名句。可用于表现初春时分人们的渴盼和兴奋。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临安春雨初霁》
65.牡鹃啼处血成花,梅子黄时雨如雾。

宋·寇准《句》。杜鹃啼血:杜鹃啼声凄惨,初夏时常昼夜不停地叫,相传鸣至出血方止。梅黄雨:夏初梅子黄熟时下的连绵阴雨,叫“梅雨”、“黄梅雨”。这两句大意是:初夏时节杜鹃悲啼,鲜血染红了遍地落花;梅子黄熟时分,阴雨如烟似雾,下个不停。暮春时节正是杜鹃啼鸣之时,也是落花之时,把遍地落花说成是杜鹃啼血化成,联想丰富,也符合节令特征。以雾状雨,正写出梅雨的特点,十分恰切。

北宋政治家﹑诗人 寇准 《句》
66.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宋·韩琦《中书东厅迎春》。卉(huì):草的总称。这两句大意是:迎来春光并非为了自我满足,而是为了百花千卉共吐芬芳。迎春花是凌春早发的“新春嘉卉”。她生长在庭院墙边或路边花圃,并不显眼,待到新春伊始,她就张开双臂投入春天的怀抱,率先开花迎接烂漫的春光。但她不自恃,不骄傲,不以迎春功臣自炫,而是同百花一起共同点缀春色,绽蕊吐芳。北宋政治家韩琦在这里就是借迎春花这种可贵的精神抒怀写志,自励勉人。

北宋政治家、名将 韩琦 《中书东厅迎春》
67.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春日》其二。土膏:沃土。晌:—会儿。这两句大意是:春雨频催,肥沃的土地开始融动,一会儿工夫,万草吐绿,千花竞放,春天迅速来到了人间。“雨频催”写天气,“土膏欲动”写地气。“万草千花”写春意盎然,“一晌开”写变化迅速。两句诗就概括地写出了生机勃勃,万物复苏,转眼之间,无处不春的美好景象。可用于表现春色、春意和充满活力的春的气息。

南宋诗人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春日》
68.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杜耒《寒夜》。寻常:平常。才有:一有。这两句大意是:窗前明月跟平常一样,但一有梅花的映衬,便非比寻常了。两句诗揭示了审美意象相互交融的道理。月亮作为一个单独的审美对象,诚然也美,但它的美感是单调的。若把它和其它物象相映衬,产生意象的交融,则会相得益彰,生发出新的意境。这里,作者在皎洁的月色下配上几枝疏梅,梅影深浅浓淡,随风婆娑摇曳,物象便多了层次感、动态感,平添了许多诗意,这就是“梅月”和“明月”美学意义不同的地方。

南宋诗人 杜耒 《寒夜》
69.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宋·戴复古《江村晚眺》。这两句大意是:水边一对白鸟悠闲地站立在芦苇塘边,有人走过惊动了它,扑楞楞飞入芦花深处。诗人用白描手法绘出一幅水鸟生活情态图。从情来看,由悠闲到惊起;从态来看,先静,后动,最后又转入静,淡淡写来却充满诗意,读之如身临其境。

南宋诗人 戴复古 《江村晚眺》
70.菊花到死犹堪惜,秋叶虽红不耐观。

宋·戴复古《怀徐渊子》。堪:值得。秋叶:枫叶。这两句大意是:傲霜的菊花直到枯萎还受到人们的珍惜,枫叶尽管在秋风中染红,到底经不起人们仔细观赏。诗人认为:菊花色彩素淡,不畏风霜;枫叶虽一片火红,但未免太单调,因而人们多偏爱菊花。在社会生活中,那些有气节,有情操,有高尚品德的人,永远受到人们的尊重;而有些名噪一时的人物,终将如过眼烟云一般转瞬即逝。以此二句来赞美菊花,十分恰切;亦可取其引申义,赞美有气节的志士。

南宋诗人 戴复古 《怀徐渊子》
71.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溪烟。

清·吴伟业《鸳湖曲》。千尺雨:连绵的细耐。一溪烟:水上的云烟。这两句大意是:在连绵的春雨中,垂柳随风摇曳,婀娜多姿;弥漫在水面上的云烟,将岸上鲜美的桃花斜拥在自己的怀抱中,仿佛那烟雾是从花枝上生出一般。此二句描绘了浙扛嘉兴县鸳鸯湖(南朝)的迷人春色,景象清新。透过“乱飘”二字,可以想见垂柳的嫩枝在清风细雨中不断摇动的风姿;透过“斜带”二字,可以想象出桃花瓣是多么湿润,多么浓艳。可以此二句描写雨中的春景。

明末清初诗人 吴伟业 《鸳湖曲》
72.红影到溪流不去,始知春水恋桃花。

清·马日璐《杭州半山看桃》。红影:指桃花在水中的影像。这两句大意是:尽管溪水不断流淌,但一片红影总也不能流走,我这才知道春水原来也爱恋桃花。溪边桃树长立不动,桃花倒影在水中的一片艳红当然也不会随水流去。诗人说仿佛春水依恋桃花,才不放它逝去,可谓想象奇妙。而“始知”二字又具有确定的语气,似乎这种想象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更给诗句增添了诙谐幽默的艺术情趣。这两句构思新颖奇巧,语言浅易自然,反复玩味,会倍觉其情思优美,可用于描写桃花,也可用于描写春景。这种赋情于物增加作品艺术感染力的拟人手法也可资借鉴。

清代学者 马日璐 《杭州半山看桃》
73.飘香送艳春多少,犹见真红耐久花。

明·文震亨《山荼》。这两句大意是:飘落芳香,送归艳色,春天凋谢了多少奇葩,还看见红彤彤的山茶如火正旺,耐久开花。山茶花的花期较长,一般在十二月开花,一直开到第二年的四、五月份,整个花期长达半年之久。许多春花艳开一时,转眼纷谢,而山茶枝头犹红,长开不衰。明人杨慎《渔家傲·滇南月节》有句云:“艳李妖桃都压倒,装点好,园林处处红云岛”,形象地描绘了山茶花压倒群芳,花时耐久的特点。文震亨《山茶》全诗是:“似有浓妆出绛纱,行光一道映朝霞。~。”

明末画家 文震亨 《山荼》
74.杏花墙外一枝横,半面宫妆出晓晴。

金·元好问《杏花杂诗》。宫妆:官女的妆束。这两句大意是:一枝红杏横斜墙外,宛若一位艳妆的宫女,粉脸半露,在晴朗的清晨斜依墙头。用艳妆粉面的宫女含羞半露于墙头,比拟雨后出墙的红杏,楚楚动人。写红杏出墙状,可作参考。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杏花杂诗》
75.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见唐·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山石榴:即杜鹃花。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嫫(mó模)母:古代丑妇,相传为黄帝妻。这两句大意是:在百花之中山石榴(杜鹃花)是花中的美女西施,芙蓉、芍药之辈在山石榴面前都成了丑妇嫫母。在中国十大名花中,杜鹃花排位第六。杜鹃花有映山花、山石榴、山踯躅、红踯躅等许多别名。它种类多,花期长,五颜六色,璀璨夺目。春暮繁花似锦,夏日茂密青翠,秋冬又有色叶,四季可赏,在所有观赏花木中,堪称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的花种,因此赢得人们的喜爱。白居易尤其钟爱杜鹃,说:~”,还说过“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为了突出杜鹃花的鲜美艳丽,作者用比喻、夸张、对比、衬托等手法,产生很强的表达效果。从诗人鲜明的褒贬中,可知杜鹃花之美了。

唐代诗人 白居易 《山石榴寄元九》

首页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 关于火的名言

下一篇: 晏婴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