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 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一天不见,就好像过了三个季度。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常用来形容情人之间相思之切,也可用于形容朋友之间的思念之情。)三秋:指三个季节.
《诗经》宋·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这两句大意是:只希望你的心像我的心,一定不要辜负相思的情分。这是这首词的结尾两句,表现了一种美好的愿望,也流露出这位女子的隐忧。这位苦于相思的姑娘不求和情人朝夕相见(因为她明知其不可能),而只求“君心似我心”希望对方也能像自己一样忠于爱情,矢志不移。有了这一点,离愁别恨就会变成忠贞的期待,苦于思念的心灵就有了依托,就能得到滋润和慰藉;有了这一点,爱情就有开花结果的一天,“相思意”也一定会得到报偿。但是对方能不能经得起远别和久别的考验呢…·词的结尾语尽而意不尽,使这首民歌式的词兼有文人词深婉含蓄的特点,显出了作者的匠心。
北宋词人 李之仪 《卜算子》宋·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这几句大意是:我住在长江这一头,你住在长江那一头,天天想你不见你,喝的却是同一条长江的水。这首词语言明白如话,结构重叠往复,一唱三叹,情深意长,颇有民歌风味。“长江头”、“长江尾”并非实写,而是指一在上游,一在下游,距离遥远。这种辽阔的水距,也暗喻着相思之情象长江水一样悠长。“日日思君不见君”写得非常朴实,一个感情执著、日夜相思的女子宛然在目。“共饮长江水”逆接上句,是一个含义蕴藉的转折,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说虽然我们不能相见,却共饮着一江之水,我们的情思是完全相通的,这就在痛苦的相思之中,给人带来一点慰藉,二是说虽然我们共饮一江之水,却日日不能见面,这就更增加了遗憾和惆怅,使相思之情更苦。这几句除可用以表现相思之情外,还可化用其一、二、四句以表现一种深情厚谊,如陈毅同志《赠缅甸友人》诗的开头两段说:“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川流永不息,彼此共甘美。”
北宋词人 李之仪 《卜算子》宋·柳永《倾杯》[鹜落霜洲]。芳容:指女子美丽的容颜。鳞翼:鳞指鲤鱼,翼指鸿雁,古代有鲤鱼和雁足可以传书的传说。何计:即无法。争:怎。行客:游子。这几句大意是:自从别了你的芳容,山水遥远,有什么法子和你通音信?想你在深深的绣楼里,怎会知道相思把我这天边游子摧残得容颜憔悴!这首词是作者宦游途中伤远怀人之作,他所怀念的,是深闺中的意中人。这几句先写自己对对方的思念:自从分别以后,“水遥山远”,音讯不通,虽有万种愁绪,却无计诉相思;然后设想对方未必理解自己的处境:也许,你正在埋怨我一去无消息?也许,你正在怀疑我另有新欢?唉!你在那深沉的绣阁中,怎么知道我这天涯行客的风霜之苦,怎么知道我正为思念你而憔悴不堪啊!从对方写起是古诗词中常用的笔法,一般都是推己及人,写双方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这首词却转换角度,设想自己所爱的人未必理解自己,这就使相思之情更苦,词的意境也更加悲凉。
北宋词人 柳永 《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