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名言 > 人品的名言

人品名言

1.诗品出于人品。

清·刘熙载《艺概·诗概》。本句大意是:诗的品格格由人的品格决定的。在通常情况下,诗品反映人品,诗品和人品是一致的,思想境界高的作家,其作品的格调、品格也高。但也要警惕另一种现象:有些人品不高的作家,在写作时也可能把真实思想掩盖起来,所班作品尚可面人品不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在探讨作品和人品的关系时,应该区分一般情况和个别情况,不能一慨而论。比较科学的办法是“知人论世”,全面分析。

清代文学家 刘熙载 《艺概·诗概》
2.风格就是人品。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
3.诗以人品为第一。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 李调元
4.躬履艰难而节乃见。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躬:亲身。履;实践。节:节操。见(xian现):显现,本句大意是:亲自经历了艰难的处境而后节操才显现出来。这本是赞扬欧阳修的话,可用来说明只有通过斗争实践才能考察人的品格的道理。

北宋文学家 苏轼 《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5.我跟他们比人品!!牛博网创始人 罗永浩
6.笔墨亦由人品为高下。清代画家 方薰
7.著作在人品为先,文章次之。清代医学家 薛雪
8.产品就是人品,次品就是敌人。 佚名
9.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春秋·管仲《管子·权修》。不肖:品行不好,不正派。进两句大意是:观察他所交往的是些什么人,就能看出他是品德好的人还是不正派的人。通过一个人的交往观察他的品德,不失为一种知人论世的方法。现在引用~时多用其贬义.与人们口头常说的“看看和他成天来往的是哈号人,就知道他是个啥东西”意思相近。

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管子·权修》
10.一个人品德基础良好,一生会很稳固。台湾交通大学教授、管理大师 曾仕强 《胡雪岩的启示》
11.人品高,学问深,下笔自然有书卷气。清代学者 蒋骥
12.“利”之一字,是学问人品一片试金石。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两句大意是:如何对待“利”这一关,是检验一个人的学问和品行的试金石。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功利观,利欲熏心,唯利是图,贪得无厌,见利忘义不仅为社会主义功利观所不容,也为我国古代传统的功利观所不齿。“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拔一毛以利天下不为”等剥削阶级的功利观,是我们应当唾弃的。作者提出用“利”字试人,不失为识人一法。

清代教育家 申居郧 《西岩赘语》
13.人品高,则诗格高,心术正,则诗体正。国学大师 王国维
14.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得。清代教育家 申居郧
15.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清代学者 山阴金先生 《格言联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收藏

上一篇: 关于罪的名言

下一篇: 关于节约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