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唐·柳宗元《衰溺文》。害:祸害。偕行:同行。自绕:围困自身。这两句大意是:与坏人坏事相处,等于把自己围困而死。~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可用来规劝他人不要与恶人为伍。
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衰溺文》春秋·晏婴《晏子春秋·内篇向上十五》。戚;亲近。疏:疏远。这几句大意是:一个人不能亲近好人,不能疏远恶人,就很危险了。前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荀子说:“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劝学》),都说明为人处事,应多接近贤人善士,疏远佞人恶者。此二句振聋发聩地指明:若不能防邪僻、远小人,亲贤者、近善士,势必导致灾祸加身。可用以表明接触人、任用人一定要审慎。
又称晏子,春秋政治家、思想家 晏婴 《晏子春秋·内篇向上十五》战国·墨子《墨子·兼爱下》。见:被。恶(wù雾):厌恶。这两句大意是:爱护和尊敬别人的人必然被人爱护和尊敬,而厌弃和憎恶别人的人也必然被人厌弃和憎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爱护和尊重,不应互相征伐、战争。~两句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相互的,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你。
墨翟,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 墨子 《墨子·兼爱下》汉·刘向《说苑·杂言》。鲍鱼:成鱼。肆:店。这儿句大意是:和恶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如进八咸鱼店一样,时间长了,居然闻不出咸鱼的臭味了。在卖咸鱼的铺子中呆的时问长了,闻不出臭鱼的腥味,反而会以为这是一种正常的气味;与恶人长期生活在一起,看不出恶人行为之恶劣,反以恶行为善行,因为此时你已分辨不出香臭,判断不了善恶,自己已经浑身沾满了腥臭。这几句含义深刻,比喻恰切,形象地说明了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识的影响,人受坏环境熏染久了,也会习以为常。“入鲍忘臭”的成语就是从此演化而来的。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说苑·杂言》战国·庄周《庄子·在宥》。恶(wù务):厌恶。这两句大意是:世俗之人都喜欢别人和自己一样,而厌恶别人与自己不同。战国·庄子在这里所说的主要是指世俗人的忌妒心,他们都希望别人的才智与自己处于同个水平,若同于己则喜,若高于己则恶。这是一种很不利于显示每个人的个性,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以便社会求得更快发展的心理。这两句可用于表现某些人妒贤忌能的思想行为。
庄周,战国哲学家 庄子 《庄子·在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爰延列传》。嘉训:好的教益。邪情:邪恶的思想。这几句大意是:同品德高尚的人相处,就会天天得到美好的教益;和行为不轨的人鬼混,就会天天产生邪恶的思想。这几句说明了择友交游的重要性。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跳假神,环境的薰陶,交往的盛染会对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个中道理,值得深思。
南朝宋史学家 范晔 《后汉书·爰延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