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名言 > 风雨的名言

风雨名言

1.雷填填兮雨冥冥。

战国·屈原《九歌·山鬼》。填填:形容声音巨大。冥冥:昏暗。本句大意是:雷声隆隆震耳啊,雨下得地暗天昏。~写深山雷鸣电闪、风狂雨急的凄厉景象。填填、冥冥这些形容词现在还在使用。

战国时期爱国主义诗人 屈原 《九歌·山鬼》
2.满城风雨近重阳。

宋·潘大临《致谢无逸书》。重阳:节令名,阴历九月初九,又称“重九”。本句大意是:满城风雨连绵的天气,告诉人们重阳节近了。这一句充分表现了临近重阳时风多雨稠的特点,很有诗意,可用以表现秋景。另外,“满城风雨”现已作为成语广泛地为人们所使用,常比喻某种消息一经传出,便引起议论纷纷。

宋代诗人 潘大临 《致谢无逸书》
3.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诗经·风雨》。晦:阴暗。已:停止。这两句大意是:风雨凄凄,天色阴暗,鸡鸣声没完没了,叫得人心烦意乱。原诗以这两句衬托女子盼望情人时的烦乱心情。同为鸡鸣,在不同的场合下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令人感到欢畅豪迈;风雨交加中的鸡鸣则另是一种况味。景物烘托的作用,在写作时值得注意。这两句诗后来在引用中被赋予了新意,可用来反映雄鸡忠于职守,纵然“风雨如晦”,依旧按时报晓;也可引申以表现人民在反动统治下盼望光明的心情。“风雨如晦”还可单独用来比喻一种不利的政治气候。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诗经·风雨》
4.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

唐·于武陵《劝酒》。花发:花开。这两句大意是:花开之后还要经过几番风雨的摧折,人生也要尝够别离的滋味。人生哪得长相聚?正像花开之后还要经受风吹雨打一样,人生也要经得起别离的痛苦,不可过于悲伤。这两句反映了一种达观的思想,含有解劝的意味,可在离别时用以慰入劝人或自慰自劝。

唐代诗人 于武陵 《劝酒》
5.不为风雨变,鸡德一何贞。

唐·李频《风雨闻鸡》。鸡德:《尔雅翼》说鸡有“五德”,“不失时者”为五德之一。一何:多么。贞:坚贞。这两句大意是:不因为风雨变幻而改变自己报晓的本性,雄鸡的德操是何等坚贞!《诗经》上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雄鸡司晨,按时而鸣是它的本性。它不理会自然界的风雨变幻,有在黑暗中感知黎明将至的敏感与先觉,恪尽职守地向人们报晓,准确无误。这两句可用于写雄鸡,也可借以歌颂不管政治风雨如何变化,仍忠于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唐代官员诗人 李频 《风雨闻鸡》
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这两句大意是:一下笔就能使风雨为之惊动,诗写成后能使鬼神为之哭泣。这两句是杜甫连用比喻、夸张的手法高度赞美李白才华横溢,他的诗歌精妙绝伦,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可供引用论述诗文创作应力求有分量,有力度,能打动人心,也可引用形容某些诗文作品气魄宏太,感情强烈,富有艺术感染力。

唐代诗人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7.川上风雨来,洒然涤烦襟。

唐·戴叔伦《喜雨》。川:平野.平地。洒然:雨滴飘飘洒洒落下的样子。涤(dí敌):洗除,此处是消去意.烦襟:指因天早或炎热而引起的愁苦、烦闷的心情。这两句大意是:大地忽来风雨,洒落的雨滴洗去了人们心中的愁烦。原诗为:“~.田家共欢笑,沟浍亦已深”,写久旱忽逢甘雨时农家欢欣喜悦的情况。现在除了可以引来表现这个内容外,也可以用于描写炎夏人们燥热难耐,忽来一阵风雨时的情形;还可用以形容人们由于一个偶然的因素使困难得以解除时的畅快心情。

唐代诗人 戴叔伦 《喜雨》
8.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

宋·苏轼《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觉而遇清风急雨,戏作此数句》。动鳞甲:形容山风吹动草木如鳞甲扇动。酣笙钟:形容山间万窍齐鸣仿佛弹奏仙乐。笙钟:指乐器。这两句大意是:无数高山上好像有鳞甲在扇动,无数深谷好像有仙乐在鸣奏。这两句描写海南山林间的奇妙景象。可用于描写山风突起,急雨骤来,草木摇曳,万壑作响的山景,有声有色,恍如置身其中。

北宋文学家 苏轼 《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觉而遇清风急雨,戏作此数句》
9.山河频入梦,风雨狡关心。元代诗人 画家 王冕
10.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真心英雄》
11.理性是罗盘,欲望是暴风雨。奥地利哲学家 卡尔·波普
12.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宋·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消:忍受,禁受。这两句大意是:还能禁受几番风吹雨打啊?春天又匆匆归去了!这两句写惜春之情,在原作中有政治寓意。辛弃疾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词人,这首词也有明显的政治寓意。当时,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图光复,金人就在国门外虎视眈眈,每次战争,南宋都以屈辱投降、割地赔款而告终,小朝廷实际上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再经不住外来的侵袭了。可见这两句明写春意阑珊,实写国运衰微,现在常借以比喻好景不长。

南宋爱国词人 辛弃疾 《摸鱼儿》
13.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唐·许浑《谢亭送别》。谢亭:又名谢公亭,在安徽宣城北,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西楼:指送别之处谢亭。这两句大意是送别友人之后,因心绪不佳,不胜酒力而睡去。日暮酒醒,风雨满天,友人之舟早已远逝不见踪迹,自己怀着孤寂的心情,默默走下西楼。全诗是:“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不言别情,只写景物,通过风雨凄迷之景的烘托宣染,已把凄黯帐惘的情怀表现出来,这样的结尾更富含蓄性,有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写作当知此法。

晚唐诗人 许浑 《谢亭送别》
14.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唐·李白《北风行》。捧土塞河:《后汉书·朱浮传》:“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裁:止,减。这两句大意是:滔滔的黄河之水还可捧土阻塞,未亡人的愁怨却如怒号的北风、弥漫的雨雪难以停止。这首诗写一位阵亡战士的妻子怀念丈夫的痛苦心情。~两句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把思妇的感情集中化、典型化,它不只是思妇的激愤呼声,也是诗人愤怒感情的外化。尽管“黄河捧土尚可塞”的夸张并不符合生活的逻辑,由于感情是真切的,在本质上反映了生活的真实,就变得真实而可以理解,加强了艺术氛围的渲染,深化了诗的主题。

唐代诗人 李白 《北风行》
15.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

唐·崔道融《鸡》。这两句大意是:在山深月黑风雨交加的暗夜里,请你在拂晓对天长啼一声。“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鸣。~。”诗人通过与雄鸡对话的形式,告诉雄鸡不要随随便便地啼叫,而应在险恶的环境中,在破晓前的关键时刻,用啼声唤醒沉睡的人们,送走黑暗,迎来黎明。从中揭示一个哲理:一个人不要在平常的日子里聒噪不休,自我表现,而应在风雨如磐的危难时候,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号。

唐末诗人 崔道融 《鸡》

收藏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关于歌的名言

下一篇: 关于画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