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名言 > 风雨的名言

风雨名言

16.我是行人更进行,潇潇风雨倍伤情。

宋·赵善括《鹧鸪天》[我是行人]。行人:指远行他乡的人。潇潇:风雨声。这两句大意是:我自己是旅途中的人,却又要送人走上旅途,潇潇的风雨声,使人更加伤心。送行,是令人伤心的;一个客游他乡的人给人送行,别中作别,心里更不是滋味;加上送行时凄风苦雨下个不停,自然倍觉伤心。诗句层层点染,形成了一种非常伤情的氛围,给人以强烈感染。当你在异乡或在旅途给友人送行时,可以借鉴其意境。

宋代文人 赵善括 《鹧鸪天》
17.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宋·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这两句大意是:满目河山辽阔苍茫,徒然引起人们对远方朋友的思念;风吹雨打落英缤纷,更使人们增加对春归的感伤。这两句以情景交融之笔写伤春念远的情怀,流露出深沉的忧伤。前一句写远景,境界开阔,情调悲凉。那苍苍茫茫的河山吸引着离人的视线,使他情不自禁地忆念远方的亲友,但是山远水长,相见无期,忆念也是徒然。一个“空”字,在转折中表现了离人的无限惆怅。后一句写近景,境界凄迷,格调缠绵。风风雨雨吹落了枝头的残花,催送着春天归去。这衰败的春景,使离人更感忧伤。这两句词以不同的境界表现相同的感情,“空”字表转折,“更”字示进层,在这一退一进之中,大大增强了词句的表现力。

北宋词人 晏殊 《浣溪沙》
18.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宋·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jì记)菜:一种野菜,开白色小花。这两句大意是:城中娇弱的桃李在风雨里凋零,仿佛在为春天逝去而愁苦;野外白色的荠菜花仍开满溪头,显现出盎然的春意。这两句不仅可用来描写春末的自然风光,而且由于城中桃李和溪头荠菜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故可用于形容截然相反的两种境遇,借以赞扬不被人们着重的弱小者的蓬勃兴起。

南宋爱国词人 辛弃疾 《鹧鸪天》
19.风雨无情落牡丹,翻阶红药满朱栏。

宋·王禹偁《芍药开花忆牡丹》。落:凋谢。翻:越过。红药:红芍药。这两句大意是:无情的风雨使牡丹花零落凋谢了,红芍药却越过台阶开满了朱栏。芍药花大而美丽,酷似牡丹。古人品花,有牡丹第一、芍药第二之说。每当春末牡丹花败落时,就是芍药的天下,好像芍药是牡丹的后继者。王禹偁的这两句诗,描写的正是牡丹凋谢、芍药盛开时的景色。

北宋诗人 王禹偁 《芍药开花忆牡丹》
20.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释志南《绝句》。杏花雨:指清明前后杏花开放时的春雨。杨柳风:指杨柳枝条刚刚发青时的春风。这两句大意是:杏花开放时的春雨非常细微,沾在衣服上仅能带来湿气;柳枝泛青时的春风非常轻柔,吹到人脸上一点也不觉得寒凉。这两句可直接用于描写春天风和雨细的景况,还可以借以比喻亲切、温和的态度、语气等。

南宋诗人 释志南 《绝句》
21.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

清·查慎行《登宝婺楼》。这两句大意是:登上宝婺楼,远望雁投天末,依稀可辨;忽然风急雨骤,万山好像在风雨中浮动。此名句写出了暴风雨来临前后登楼所见的不同景色。雨前,视野清晰,虽一雁下投天末,也可以看见。雨中,视线模糊,只感到万山都在风|两句既写出了时间的推移,晴雨的变化,远近静动的不同,还写出了风雨来临前后视觉、感觉的差异,写景时可作借鉴。

清代诗人 查慎行 《登宝婺楼》
22.往事依稀浑似梦,都随风雨到心头。现代文学家 巴金
23.千林风雨莺求友,万里云天雁断行。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24.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 屈大均
25.江南二月风雨过,梅花开尽杏花红。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 萨都刺
26.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27.海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28.地无一片登临处,天送满城风雨来。清代诗人 黄景仁
29.有客自远方来,眉间有远方的风雨。台湾文学家、诗人、散文家 余光中 《读脸的人》
30.昨夜的暴风雨用金色的和平为今晨加冕。印度诗人,作家,哲学家,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泰戈尔

收藏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关于自信的名言

下一篇: 郑燮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