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白朴《阳春曲·知几》。
这两句大意是:今日有酒今日就来个一醉方休,姑且喝完眼前这有限的酒。
作者生活在异族统治的元代,大志不伸.不得其用.深感社会的黑暗和不平,唯有以酒来浇愁。这里有消极颓废思想的表现,更是作者不得意的自我排遗。现在常用来形容得过且过.消极苟且的生活态度,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
上一句: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下一句: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元·白朴《天净沙》[孤树落日]。这两句大意是:秋季到来,秋色明丽,山水为白草、红叶、黄花点染,别呈一番姿色。白朴的散曲,如诗如画,摹写长于着色,句法长于依次罗列,此条即由五个名词依次排列而成。这种表现手法,不落俗套,既扩大了句子的容量,又使所状之物一一呈现眼前,符合文学作品形象思维的特点。另外,此条十字,却出现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可谓重彩浓抹,色调鲜明。此名句表现的图画感极强的特色,特别值得写作诗歌和抒情散文的同志学习。
《天净沙》元·白朴《天净沙·春》[春山暖日]。飞红:飞舞着的红色花瓣。这两句大意是:莺在歌唱,燕在飞舞,在小桥流水旁,点点落花正在飘落。两句虽未带一个“春”字,但通过花丛里莺歌燕舞,小桥下春水潺潺,天空中飞红万点的铺排叙述,表现了乡野间盎然的春机,有一种和谐、恬美、欢畅的韵味,可用于描写村野暮春美景。
《天净沙·春》元·白朴《天净沙·秋》。这两句大意是:孤零零的村落笼罩在落日的残霞中,缕缕轻烟,棵棵老树,点点寒鸦,交织成一幅凄凉的图画。此条写村野日暮凄凉之景,与“枯藤老树昏鸦”有异曲同工之妙。那落日中飘着炊烟的孤村,那夕阳下投宿老树的寒鸦,都能触发游子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倚:仗恃,凭借。本句大意是:不醉装醉,借酒使性。这句话表现某些人以酒作掩护,佯装醉意,做出在清醒时不应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多用于酒后。也可用于形容借某种因由,趁机发作。
清代满族小说家 曹雪芹 《红楼梦》【解释】:意为新原理与旧形式格格不入,应用新形式表现新原理。“五四”以来,反其意而用之。比喻用旧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出处】:《新约·马太福音》第九章。耶稣说:“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若是这样,皮袋就裂开,酒漏出来,连皮袋也坏了。唯独把新酒装在新皮袋里,两样就都保全了。”
《新约·马太福音》 《新约·马太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