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名言大全 > 孔子经典语录

孔子的名言

46.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

《论语·颜渊》
47.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旧时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常用作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之意。我们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生死富贵,只能尽力而为。从玄秘的角度说,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调节着我们的世界,世事难预料;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是顺其自然的平和心态。有时你拼了命也未必能得到,有时你都没怎么动就得到了,随遇而安,享受生命。

《论语·颜渊》
48.贫而无谄,膏而无骄。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载子贡语。谄(chan产),巴结奉承。这两句大意是:贫穷不谄媚,富有不骄傲。作人要有节操,不能因贫穷就低三下四,击巴结奉迎他人;作人要谦恭,不能因富有就骄傲自大.自以为了不起。这两句可用于说明贫穷不移节操.富有不佚情志。

《论语·学而》
49.温、良、恭、俭,让。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温,温和。良:善良。恭:恭敬。俭:俭朴。让:谦让。本句大意是:性格温和,心地善良.态度恭敬,生活俭朴,待人谦让。原话是孔子的学生称赞孔子所具有的品德的.这种品德有利于巩固封建秩序,因而为封建统治者所倡导,作为封建社会个人修养的典范。现在应该批判地继承,在对敌斗争中,在大是大非面前,是不能~的。

《论语·学而》
5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恪守信用。交朋友的时候,要守信用、重承诺。不能够说话不算话。

《论语·学而》
51.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春秋·孔子《论语·乡党》。厌:满足,食不厌精,指米春得越细越好。脍(Kuài快):切细的鱼、肉。这两句大意是:粮食不嫌春得精,鱼肉不嫌切得细。原文是记述孔于拘于礼仪,比较讲究饮食。现多用来讽刺一些生活奢侈,贪录享受,或形容一些人挑剔食物,讲究吃喝。

《论语·乡党》
52.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春秋·孔子《论语·宪问》。直:公平正直。怨:怨恨。德:恩惠。这两句大意是:拿公平正直来回答怨恨,拿恩惠来酬等恩惠。这是有人用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以德报怨”的话同孔子应谈怎样认识时孔子回答的一番话.表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现在人们还常用“以德报怨”、“以怨报德”、。以德报德”、“以怨报怨”等语,分别表示不记前仇、思将仇报、知恩报恩、以牙还牙等思想。

《论语·宪问》
53.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春秋·孔子《论语·宪问》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对于“上达”、“下达”的解释,在学术界有所不同。另两种观点,一是上达于道,下达于器,即农工商各业;二是上达长进向上,日进乎高明;下达是沉沦向下,日究乎污下。可供读者分析判别。

《论语·宪问》
5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春秋·孔子《论语·宪问》君子对说大话做小事或者说空话不做事的行为感到羞耻。这是劝诫人们不要只顾说,而不去做。少说多做,不仅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和态度,也是很多成功者共有的特质。

《论语·宪问》
55.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春秋·孔子《论语·先进》。夫(fú扶):指示代词,这个。夫人:此人。这个人。中(zhòng众):准确,中肯。这两句大意是:这个人不太爱讲话,不过一开口必定说到点子上。这两句话在原文中是说:鲁国要改建名叫“长府”的金库,孔子的弟子闵子骞对管事的大臣说:“照老样子怎么样?何必改建呢?”孔子听说后,称赞闵子骞“~”。这两句话可用来形容有些人认识问题很深刻,对什么事不轻易发表意见,但不说则已,一开口必定切中要害,说到点子上。

《论语·先进》
56.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人能够使道德发扬光大,不是道德使人的才能扩大。人必须首先修养自身、扩充自己、提高自己,才可以把道发扬光大,反过来,以道弘人,用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那就不是真正的君子之所为。这两者的关系是不可以颠倒的。

《论语·卫灵公》
5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犯了过错而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有过错了。

《论语·卫灵公》
58.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春秋·孔子《论语·微子》。四体:四肢,指两手和两脚。五谷:黍、稷、菽、麦、稻,这里泛指各种庄稼。这两句大意是: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原文出自一个乡下老人之口,是讽刺孔子只会讲大道理,不从事具体的生产劳动的。后世多以这两句讽刺那些养尊处优的统治阶级或那些终年足不出户的书呆子。

《论语·微子》
5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春秋·孔子《论语·泰伯》,这两句大意是:不担任某一职务。就不去过问某一职务范围内的事情。现在人们常从两个方面去引用这两句:一方面是,不属于自己职权范围的事,不该过问就不过问,不要对别人工作横加干涉;另一方面是,本来应该共同研究处理的事情。却因自己是副职,或不是自己主管,就以此为借口,推诿过去。也有反其义而用之的,如以“不在其位,亦谋其政”说明人人关心国家大事。

《论语·泰伯》
6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下问:向地位卑下的人请教。这两句大意是:学知识不仅须要敏捷,还要好学不倦,牢固掌握,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向人虚心求教,不要以为求教于不如自己的人是耻辱。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卫国大夫孔文子为什么死后谥号为“文”?孔子回答说:“~,是以谓之文也。”可见孔子所谓“文”的标准有一个治学与学问的基点。离开了“好学”与“下问”,就偏离了“文”的基点。孔子的这一概括是精辟的。从治学角度来看,不管是敏而好学,还是不耻下问,都是治学者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正因为如此,~成为后世封建文人士大夫长期遵循的准则之一。

《论语·公冶长》

收藏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关于缘的名言

下一篇: 苏辙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