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旅獒》。玩人:指迷恋女色。丧志:消磨掉志气。这两句大意是:迷恋女色会丧失道德,沉迷于玩赏喜爱的东西,会捎磨掉志气。沉溺于玩人玩物,则无法保持锐气和德行。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总结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历史教训,便是最好的说明。~二句言简意骇,形象鲜明,特别是“玩物丧志”已成为成语而常被引用,可作为警戒。
《尚书·旅獒》《尚书·君陈》。惟:句首语气词,无义。日:每日,天天。孜孜(zī资):刻苦努力,不懈怠。逸豫:安适,逸乐。这两句大意是:每天勤勤恳恳,不敢安闲逸乐。这两句可供引用形容或描写有些人对工作和学习非常刻苦,经常孜孜不倦,辛勤努力。
《尚书·君陈》《尚书·搞獒》。矜(jīn今):慎重。细行:小节。累(1èi泪):累及。大德:大节,古指立身的道德。这两句大意是:不注重小节,最终必然累及立身的大德。从一个人的立身道德上说,平时不检点,不注意品德操行、生括作风方面的细末小事,久而久之.积细行而成恶习,必将影响到立身大节。其中含有这样的哲理:小的失节的积累,必然会引起一个人道德的失落和变质。可用于立身的劝诫。
《尚书·搞獒》《尚书·大禹谟》。宥(you又):宽恕。过:世失。这两句大意是:一时过失,虽大也可以宽恕,明知故犯,虽小也要惩罚。~二句指出,量刑时一定要注意到犯罪者的主观动机,是有意还是无意,是蓄谋已久,还是一时过失,二者很显然是不同的。没有区别就没有政策,没有政策就难以服人,达不到法治的目的。
《尚书·大禹谟》《尚书·大禹谟》。罔(wǎng网):不可。游:游荡。逸:安逸。淫:过于沉溺。这两句大意是:不可游荡于安逸,不可过分地享乐.人活着总要有所事事.生活才有意义,生命才有价值;就人的身心健康来说,有工作,有休息,又有娱乐.才能充实而又健康。而过分地沉溺于安乐,生活没有意义,生命毫无价值,同时也会影响到身心的健康。这两句可用于告诫人不可过分沉溺于安乐。
《尚书·大禹谟》《尚书·大禹谟》。克:能够。邦:古代诸侯封国之称。这两句大意是:能够辛勤地为国效力,能够节俭地操持家政。这是两句著名的格言,成语“克勤克俭”就本于此,意思是又勤劳,又节俭。现在常提的口号“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即是继承~而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因为我们国家目前还贫穷应该坚持它,就是将来我国成为先进富有的国家时也不应该丢弃它。
《尚书·大禹谟》《尚书·大禹谟》。贰(èr二):怀疑,三心一意。去:废除。这两句大意是:任用贤才不能三心二意,废除奸邪不可举棋不定。任贤有贰心则如无任,去邪有犹豫则如不去,结果,贤者不能真正起到作用,奸邪反而更为猖镢。这两句用于说明任贤去邪要坚定不移。
《尚书·大禹谟》《尚书·汤誓》。时:通“是”,此。这个。曷(hé合):同“何”,何时。予:诗人自称。汝:你,指夏桀。皆:同“偕”,共同。这两句大意是,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才能完蛋呢?我情愿与你一起灭亡!相传这是夏代人民诅咒夏桀灭亡的民歌,商汤在文中引来说明夏桀不得民心,自己决计要推翻他的统治。夏桀残忍暴虐,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当时人民不敢直呼其名,所以用太阳来比喻他。从人民情愿跟他一起灭亡,可见对他的切齿痛恨。后世多用来形容人们不堪忍受暴君统治,诅咒他早日灭亡的愤慨心情。
《尚书·汤誓》《尚书·周官》。制:控制。冶:秩序。邦:国家。这两句大意是:控制社会秩序于没有发生动乱之时,保护国家安全于没有发生危机之时。国家要求得长久的稳定和安宁,必须防患于未然。在安宁之时就采取措施维护安宁,以防止发生动乱;在稳定之时就采取措施维护稳定,以防止发生危机。如若等到动乱发生,危机来临,再采取措施,动乱和危机就不易平息,而且会劳民伤财,给人民造成痛苦,使国家元气大伤。这两句用于表示治国保国要防乱于未乱,防危于未危。
《尚书·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