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名言大全 > 苏辙经典语录

苏辙简介

北宋文学家

苏辙的名言

1.涅于浑浊而不缁。

宋·苏辙《冯京加恩制》。涅(nie聂):染。不缁(zi姿):指染不黑,比喻品格高洁,不受外界污染。本句大意是:虽身处浑浊的环境而不受其影响,仍保持高尚的节操。可用来形容“出淤泥而不染”,在污浊的环境中仍然坚持高风亮节的人。

《冯京加恩制》
2.不为易勇,不为崄怯。

宋·苏辙《吴氏浩然堂记》。崎(xian显):同“险”,险阻。这两句大意是:不因为容易就敢作敢为,也不因为艰险就胆怯畏惧。常言道:“软的欺负硬的怕,不是英雄是狗熊”。苏辙~二句,便是从正面讲了这一道理。在弱者面前大施淫威,拣着方便大显身手,不是英雄行为,而恰恰反映了虚弱胆怯的心理特征。迎着风浪上,敢挑重担子,不为困难所吓倒的人,才是真正的豪杰。

《吴氏浩然堂记》
3.临乎死生得失而不惧。

宋·苏辙《吴氏浩然堂记》。临乎:面对。本句大意是:面对死生得失毫不畏惧。这里的“死生得失”,指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如能做到无私无畏,就能置生死于度外,保持崇高的节操。今天可用以赞扬临危不惧的英雄人物。

《吴氏浩然堂记》
4.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

宋·苏辙《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之一。俗:风俗。本句大意是:法令在上层制定以后,下层就形成了相应的风俗习惯。法令给百姓规定了哪些事可行,哪些事不可行,本来具有强制的性质;久而久之,在民间就形成了相应的风俗习惯,执法的自觉性也因之提高。两句说明了法制与民俗的关系,强调了立法的重要性。

《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
5.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6.惟教之不改,而后诛之。

见宋·苏辙《新论中》。诛:惩罚。这两句大意是:对于教之不改的人,才施以惩罚。刑罚的目的是教育人、改造人。人非圣贤.孰能无错?动则咎之,势必人人谨小慎微,无新适从。故前人有“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旧染污俗,咸与惟新”(见《尚书·胤征》)之说,意在孤立首犯,教育胁从,分化敌人,争取多数。此二句强调应注重教化,作者认为,只要施以教化,多数人定可悔过自新,此时再对顽固不化者施刑,他也无话可说。可以此二句强调对犯错误的人应注重教育,注意打击少数争取多数,只对首犯和教之不改者施以惩罚。

《新论中》
7.政无旧新,以便民为本。
8.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

宋·苏辙《颖滨遗老传上》。深忧:忧虑甚深。这两句大意是事变没有发生时能深忧远虑,当事变发生时就能毫不畏惧。人要具有忧患意识。平安无事之时能居安思危,预作准备,当事变发生时,自然不会惧怕。若平日无忧无虑,事起突然,毫无心理准备,则必然惊慌失措,不知应对,产生畏惧心理,处事就先输了一着。这两句可用于劝导人们居安思危;也可用于说明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颖滨遗老传上》
9.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

宋·苏辙《上皇帝书》。主:掌握。执简:掌握住简明的总纲。御:驾驭。繁:纷舞的事情。这两句大意是:全持全局谋划大计方略的人,必须掌握住简明的总纲,去驾驭纷繁的事务。大计谋,总策略,所涉及的事情头绪必然纷繁,如果不分主次,巨细,平均使用力量,必然陷于琐碎事务之中,茫无头绪。如果先分析条理层次,抓住总钢,则不但眉日清楚,也可提纲挈领,使全局皆活。古云“纲举耳张”,即是这个道理。这两句也可紧缩为“执简御繁”,多用于告诫人们办事要抓住纲要带动全面。

《上皇帝书》
10.遇繁而若一,履险而若夷。

见宋·苏辙《观会通以行典礼论》。繁:繁多的事物。夷:平地。这两句大意是:遇到繁多的事情,好像只在处理一件事;处于危险的境地,好像是走在平地上。人的一生中,有时往往会许多事情一拥而至,有时则会处于艰险的境地。这种时候,关键在于要心神镇定,不为事情的繁多而慌张,不为处境的艰险所吓倒,在心理气质上要~,沉着地分析情况,从容地制订对策。这两句可用于教导或称扬人们遇乱履险而能从容自若。

《观会通以行典礼论》
11.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也。

宋·苏辙《盛南仲知衡州》。正身:使自身行为端正。正人:使别人行为端正.指批评、教育别人。本句大意是:世上根本没有不能端正自身却能端正别人的人。俗话说:“己不正焉能正人”,意思是要纠正别人的错误,必须自己行为端正。否则的话,怎能有资格去教育别人呢?只有自身行为端正,才能理直气壮地去批评、教育别人,才会使别人乐于接受。本名句可供论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道理。

《盛南仲知衡州》
12.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

宋·苏辙《上皇帝书》。这两句大意是:资财,是关系国家存亡的命脉和万事成败的根本。无数铁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了和正在证明:无论古今中外,无论任何国家政权,如果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就必然在各方面落后于他人,甚至会导致内忧外患,危及生存。即使是一个企业,工厂,没有足够的资本.也难以生产、经营。一个家庭、个人,没有必要的财产,就无法维持生计。因此,今天看来,作者的这个论断也还有着现实意义,可供论述经济工作的重要性时引用。

《上皇帝书》
13.戒心之易忘,而骄心之易生。

宋·苏辙《陆贽》。戒:警惕。这两句大意是:警惕之心容易遗忘,骄傲之心容易滋长。戒心易忘,骄心易生,是人之常情。正因为这样,才须要特别注意戒骄戒躁。可引用以作警戒。

《陆贽》
14.以言责人甚易,以义持己实难。

见宋·苏辙《刘挚右丞》。责人:要求别人。义:公道。持己:要求自己。这两句天意是:用语言去要求别人很容易,而用公道来要求自己实在是困难。严于责人而疏于责己,这是常人易犯的毛病。知道了这个毛病,就要反其道而行之。这两句告诫人们要求别人不可过严,对于自己则必须以道义作为准则,从严要求。

《刘挚右丞》
15.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

宋·苏辙《上皇帝书》。这两句大意是:如果法律只行施于平民百姓,而屈服于达官权贵,天下人将不服气。韩非认为:真正实行法治,应“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有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使有才能之士脱颍而出,使奸佞不法之徒丧魂落魂。但若刑法只施于平民百姓,对达官贵族是刑不上大夫,那谁能为之服气?歪风邪气又怎能得到涤荡?长此以往,天下得不到治理,反而会生出激变来。可以此二句说明执法必须平等,否择人心不服。

《上皇帝书》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收藏

上一篇: 苏洵经典语录

下一篇: 孙中山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