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梅熟日:春末夏初梅子黄熟季节,此时正值江南阴雨天气。驿边桥:驿站边的小桥。这几句大意是:在悠闲的梦境中又回到了江南的梅熟时节,冒着潇潇夜雨在江河中泛舟吹笛,在驿站边、小桥旁与朋友一起畅叙心曲。诗句描写梅雨季节江南水乡的特有风光,雨朦胧,夜朦胧,梦艨胧,含有一种艨胧的诗意美。可化用以描写江南水乡的暮春景物。
唐代文学家 皇甫松 《梦江南》唐·贾弇(yǎn眼)《孟夏》。慈竹:又名“子母竹”、“钓鱼慈”。秆圆筒形,中空甚大,每节多分枝,叶在晟后小枝上,花枝不具叶,常成束弯曲下垂。因慈竹秆柱如子母相依,故称“子母竹”。蜃(shèn慎)气: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称为“蜃景”或“海市蜃楼”。这几句大意是:江南的孟夏天气,慈竹的新笋秆枝相依,蜃气幻化如仙境中的楼阁,蛙声一片就像那正在合奏的管弦。阴历五月是江南一年中最好的天气,梅雨季节日经过去,天气晴朗,蜃景时见,编束葱茏的慈竹,声如弦歌的蛙鸣……好一幅绚丽多彩而带有音响的图画!可用来描写江南仲夏景物。
唐代诗人 贾弇 《孟夏》明·王恭《春雁》。阳:地名,在今湖南省。相传北雁南来,止于衡阳。楚:古国名,在今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泛指江南。燕:古国名,在今河北省北部一带,这里泛指北方。这几句大意是:春风一夜之间吹到了衡阳,楚水燕山相距万里之长,不要怪大雁一到春天便启程北归,只因为江南虽好,毕竟是异域他乡。为候鸟,冬来南下,春来北往,随节令变迁而迁徙,这本是极自然之事,而作者却在物候的变迁中赋予了人世之情,抒发了恋乡之怀。诗句可用于写北归的春雁,也可用以寄托思乡、恋乡的情怀。
明代学者 王恭 《春雁》明·李东阳《鳜鱼图》。鳜(guì贵)鱼:一种淡水鱼,为我国特产。荇(xìng杏):多年生水草。这几句大意是:一场新雨过后,泮池的水涨了许多,江南的鳜鱼这时也大如手掌,有的在沙边细荇旁吞吐,有的在水底云影边来往。新水长,荇草旺,鳜鱼肥,沙边吞吐,水底游弋,描绘出一派生机。可用于状写水中鱼群嬉游的情景。
明代诗人 李东阳 《鳜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