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名言 > 杏花的名言

杏花名言

16.薄薄春云笼皓月,杏花满地堆香雪。

宋·刘兼《春夜》。笼:罩,遮。皓月:明月。这两句大意是:一片片淡薄的春云,轻拥着明亮的圆月;满地凋落的杏花,有如堆积着芬芳的白雪。这两句写残春夜色,画面淡雅,意境清幽,天上地下,浑然一体,明月落花,相映成趣。前一句写月,为后一句写花作了不露痕迹的铺垫与衬托。正是在明月的照射下,满地的落花才显得格外洁白,宛如飘香的白雪。而且以“香雪”喻飘落的杏花,形象贴切,富有诗意,同时又不给人以凄凉、衰残的感觉,反使其可爱无比。可用于描写晚春景象,也可以仅用后一句,状写凋谢的杏花或其它白色花朵。

宋代诗人 刘兼 《春夜》
17.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

清·袁枚《春日杂诗》。这两句大意是:明月颇有情意地与我相约,夜晚来临的时候相见在杏花梢头。诗句写白日情兴,意欲夜晚赏月。诗人想象着赏月的情景:明月朗照,杏枝舒依,月色溶溶,花阴静静,诗人漫步在月光花影之下,与明月相伴相依,字里行间泛溢出作者闲适的心情。本是诗人有意踏月,却说“明月有情还约我”;人有意,月有情,两相依依,写得情意盎然,极有情致。诗句可用来写赏月。也可用来写闲暇自适之情。

清代诗人 袁枚 《春日杂诗》
18.谁剪明霞散山曲,千枝万枝红簌簌。

清·惠周惕《同诸君兴圣寺看杏花》。山曲:山间高高低低的处所。簌(sù素)簌:纷纷落下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是谁剪碎了天上的红霞,将它撒向山间?千枝万枝红色的花朵自天而降,把大好春光装点。这两句写山间杏林繁花盛开的景色,视野广阔,比喻新颖。当千树万树杏花齐放的时候,远远望去,就像天边绚丽的红霞。诗句想象丰富,构思奇巧,充满了诗情画意,可用于描写杏花或其它红色花卉盛开的景色,也可用于形容春光烂漫。

清代学者、诗文家 惠周惕 《同诸君兴圣寺看杏花》
19.杏花墙外一枝横,半面宫妆出晓晴。

金·元好问《杏花杂诗》。宫妆:官女的妆束。这两句大意是:一枝红杏横斜墙外,宛若一位艳妆的宫女,粉脸半露,在晴朗的清晨斜依墙头。用艳妆粉面的宫女含羞半露于墙头,比拟雨后出墙的红杏,楚楚动人。写红杏出墙状,可作参考。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杏花杂诗》
20.独有杏花如唤客,倚墙斜日数枝红。

见宋·王安石《杏花》。这两句大意是:只有杏花好像在招呼过往的行客,伸出墙外的三两枝被斜阳映照得格外红艳。这两句也是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杏花比作多情人,她独立小院,不甘寂寞,故意伸出墙头,炫耀自己的娇艳,逗弄晚晴,撩惹行客,妆点春色。可用于描写杏花,也可用于表现春光烂漫。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杏花》
21.江南二月风雨过,梅花开尽杏花红。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 萨都刺
22.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台湾文学家、诗人、散文家 余光中 《听听那冷雨》
23.红杏,交枝相映,密密蒙蒙,一庭浓艳倚东风,香融,透帘栊。

唐·张泌《河传》[红杏]红杏:杏花初开时色红,故称杏花为红杏。交枝:互相交错、重叠的枝条。密密蒙蒙:指杏花繁盛。一庭浓艳:指一院浓郁鲜艳的杏花。倚东风:沐浴在东风中的形象说法。香融:香气馥郁。帘栊:窗帘和窗棂。这几句大意是:红杏盛开,纵横交错的花枝互相辉映,密密麻麻的花朵繁茂缤纷。东风里,一院杏花浓郁艳红,芳香的气息透过窗帘传到室中。这几句通过铺排渲染红杏的花姿、花色、花香,烘托出浓郁的早春气息。可用于描写杏花,也可用于表现盛春景象。

唐代作家 张泌 《河传》
24.正月迎春金样黄,二月杏花粉洋洋,三月桃花红千树,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桂花满枝香,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冬月水仙案上供,腊月寒梅斗冰霜。
25.正月里,梅花阵阵香;二月里,杏花暖洋洋;三月里,桃花喷喷香;四月里,蔷薇都开放;五月里,石榴红似火;六月里,茶花香满塘;七月里,凤仙是七巧;八月里,桂花满园香;九月里,菊花堆得高;十月里,芙蓉小阳春;十一月,山茶满树花;十二月,腊梅黄灿烂。

收藏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关于帮助别人的名言

下一篇: 管仲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