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浚:晋武帝的水军将领。楼船:晋武帝为伐吴特制的大战船,方百二十步。益州:晋益州州治在今四川成都市。金陵:今南京市,当年为东吴都城。王气:此代指东吴孙皓政权。千寻铁锁:指吴主于长江险要处设置的拦截晋军的锁江铁链。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其长。沉江底:指王浚水军用大筏数十,上置火炬。遇铁链则燃火烧之,链断沉人江底。降幡(fan帆):表示投降的旗帜。石头:石头城(即金陵)的省称。这几句的大意是:王浚伐吴的战船从益州出发,金陵孙皓的政权便闻风黯然;锁江的千寻铁链被烧融沉进江底.一面降旗从石头城上高高伸出。~是刘禹锡著名七律《西塞山怀古》的前两联。短短二十八字.就把公元二八0年那场纵横数千里,历时五个月的晋吴战争的双方强弱、进攻路线、攻守方式、战争结局生动地描绘出来了。特别是一“下”一“收”、一“沉”一“出”四字,不仅写出胜利者摧枯拉朽、势不可当的气势,也写出失败者闻风丧胆、土崩瓦解的形象;不仅看出孙皓的失败与他的灭亡相关连,其间也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教训。作者叙写史事,善于提炼和选择情节,化繁为简,举重若轻,把一场战争几笔勾出,真不愧为大手笔。据说写此诗时有元稹、白居易、韦楚客在座,余人不得不为之叹服而辍笔。
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唐·何希尧《海棠》。妖娆(ráo绕):娇媚。黄金屋、阿娇:用“金屋藏娇”的典故。汉武帝儿时曾说:若得阿娇为妻,当作金屋贮之。这几句大意是:海棠盛开后即如著雨的胭脂点点消融,只有半开之时最为娇媚,谁家能有黄金屋,将东风深深锁住,将这位“阿娇”藏在里边,使她永远开不败呢?以“金屋藏娇”的典故表现对海棠的爱恋之情,护养之意,可谓奇思妙想,不独拟人手法运用得成功,而且丰富了诗句的形象性和感情容量,又能进一步开启读者的想象和联想,可用来描绘海棠的美丽,抒写爱花的深情。
唐代诗人 何希尧 《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