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名言 > 思念的名言

思念名言

1.不辞镜里朱颜瘦。

五代·南唐·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本句大意是:不顾镜子里的红颜日益消瘦。这里勾画出一个借酒浇愁的词人自我形象。原词的上阕是:“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词人的面容本是红润的,整日醉酒,则必然要变得憔悴。然而,为了消愁,还是每天在花前“病酒”,眼见镜子里自己的红颜逐渐消瘦下去,也在所不顾。这句词在原作中是表现思念意中人的惆怅情怀的,可以引申其意,用来表现人生中各种类型的苦闷情绪,或者表现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不辞辛劳的心情。

五代南唐词人,官至宰相 冯延巳 《鹊踏枝》
2.秋雨晴时泪不晴。

宋·苏轼《南乡平》[回首乱山横]。本句大意是:秋雨晴的时候,眼泪还在流。这首词写送别友人后的忧伤。下阕是:“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争夜残灯斜照处,荧荧,~。”作者在一个秋风秋雨的日子送别,自然愁苦倍增。入晚,秋雨已停,寒气沁人,作者面对一盏昏黄的孤灯,为思念友人而辗转难眠,泪湿衾枕,~用的是反衬笔法,既反映了秋雨未晴时作者已为惜别而热泪流淌,更写出了秋雨已止而作者别泪未停。这种反衬手法,更充分地展示了词人的愁苦情怀,表现了他对朋友的一往情深。

北宋文学家 苏轼 《南乡平》
3.未见君子,怒扣调饥。

《诗经·汝坟》。君子:妻称夫。怒(ni逆);心里难过。调(zhou周):通。“朝”,清晨。调机,形容渴慕的心情十分强烈,如同朝饥欲食。这两句大意是:没有见到你的时候.思念之情就像清晨饥饿盼食一样迫切。思念之情本来是很抽象的东西,其迫切程度很难用语言直接表述。这里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使其变成具体可感的了。因为朝饥欲食,是每个人都有的生活体验,用它来比拟渴幕、思念之情,是很恰当,也很生动的。这两句可用于形容情侣之间牵肠挂肚、急迫难耐的思恋情怀。也可只用。惄如调饥”比喻其它迫切的愿望。还可从这两句悟出,贴切的比喻往往能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诗经·汝坟》
4.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所谓:所说的,这里指所想念的。伊人:此人,这个人,指诗中主人公所想念的人。一方:另一边,即对岸。这两旬大意是:我所思念的这个人,在大水的另一边。原诗是表现怀人时惆怅心情的名篇,这两句着重强调一水之隔,阻断了他们的爱情。同时,“水”还泛指他们爱情问的种种障碍。后世多用这两句形容情侣间的两地相思;有时也用。“在永一方”形容所思念的人离得很遥远,或形容虽近在咫尺,但仿佛一水之隔。可望而不可即。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诗经·蒹葭》
5.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诗经·鸿雁》。鸿雁:两种水鸟名,大曰鸿,小曰雁,连言之称鸿雁。于:动词词头,无实义。肃肃:羽声。这两句大意是:鸿雁高飞,羽翼发出肃肃的声音。这两句写鸿雁远飞,在原诗中用以起兴,引起对远出服劳役的征人的思念。雁善飞行,是候鸟,因时迁徒,来去有定候,加之《汉书·苏武传》称以帛系雁足可以传书,因此“鸿雁”、“雁足”、“雁帛”、“雁书”、“飞鸿”均可比喻为书信,经常在古代诗文中出现,成为著名的典故。如“鸿雁长飞光不度”(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寸心凭雁足”(王僧孺《捣衣》),“江驿比来无雁帛”(柳贯《舟中睡起》),“还羞北海雁书迟”(王勃《采莲曲》)等。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诗经·鸿雁》
6.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台湾文学家、诗人、散文家 余光中 《听听那冷雨》
7.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诗经·君子于役》。如之何:如何,怎么。这两句大意是:丈夫服役离开家,叫我如何不想他?这两句中,“如之何勿思”的反诘句要比运用叙述句表达感情的效果强烈得多。可用以描写思妇对征夫的强烈怀念,还可学习运用反诂句式加强感情表达的写作方法。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诗经·君子于役》
8.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这两句大意是:(日夜思念丈夫.容颜渐渐憔悴),宛如那团团的满月,一夜一夜逐渐减弱了清辉。把纯洁的爱情,执著的相思比作圆月,别开生面;把青春的消逝,容颜的瘦削比为月亮减了清辉,富有新意。这两句从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的意境脱化而来,却更婉转含蓄,给人以美的联想。可用于表现相思之情。

唐代开元尚书丞相,诗人 张九龄 《赋得自君之出矣》
9.妾家临渭水,春梦著辽西。

唐·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二。临:近。渭水: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流经陕西省会泾水入黄河。著(zhuó酌):接。辽西:今河北省与辽宁省相连的广大地区,唐初这里常发生战争。这两句大意是:妾家临近渭水之滨,梦境却总与辽西相接。身在渭水,梦飞辽西,可见思妇魂牵梦绕的刻骨相思,亦知征夫兵役在外的遥遥无期。

唐代诗人 沈佺期 《杂诗三首》
10.因怜儿被薄,转忆客衣单。

清·朱柔则《寄远曲》。客:指远出在外的丈夫。这两句大意是:由怜惜儿子的被子单薄,转而想起客居在外的丈夫衣服也太单薄了。由儿子的被薄,想起丈夫的衣单,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则是天寒,主人公思绪的一起一转历历在目,令人感到其感情真实、深挚,毫不做作。可以学习其中由此及彼的感情起兴手法,也可化用其句以表现寄远思亲之情。

清代女诗人 朱柔则 《寄远曲》
11.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见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平:平定。胡虏:古代对北方边境少数民族的贬称。良人:指丈夫。这两句大意是:哪一天能平定胡寇,使我的好人儿结束远征。这是表现思妇对远戍丈夫深切思念的诗。子夜歌向来是四句,李白创造性地扩充为六句,~是最后两句,直表思妇胸臆:希望早日结束战争,让丈夫回到家中。如此结尾,慷慨天然,虽然直露,益见情切。它是思妇心灵里发出的呼喊,不娇揉,不吞吐。因为情真意真,所以有激动人心的力量。

唐代诗人 李白 《子夜吴歌·秋歌》
12.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见唐·李白《江夏行》。这两句大意是:眼看着丈夫乘的船扬帆远去,我的心也追着江水伴船而流。这是一首写商妇忆念丈夫的诗。~两句回忆去年江边送夫时的情景。依恋之情,缠绵之意,都包含在“眼看”、“心逐”之中。

唐代诗人 李白 《江夏行》
13.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乐府诗集·子夜四时歌》。黄檗(bò):落叶乔木,树皮入药,味道很苦。这两句大意是:春天到来,黄檗树蓬勃生长,它的苦心也随着逐日长大。这是一首乐府民歌,相传子夜是女子的名字。全诗是:“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以黄檗树的苦心比喻思念爱人的苦心;以黄檗树心随日长大,比喻自己的苦心与日俱增,比喻形象贴切,表现出民歌的特色。

《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子夜四时歌》
14.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此物:指花。但:只是。经时:很长时间。这两句大意是:这花有什幺稀奇呢,只是有感于离别多时,借赠花以表示怀念之情罢了,这首古诗写一个女子折花想送给远方的亲人,可是“馨香盈怀柚,路远莫致之”,于是她发出了~的感慨。女主人公在这里以并不名贵的花寄托情愫,在物轻情意重的对比中表现了深深的感伤。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15.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唐·张仲素《春闺思》。这两句大意是:提着笼子忘记了采桑叶,想着昨夜梦里渔阳的那个人。全诗是:“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画出了一幅桑女怀远图:一位采桑女子,手提着盛桑叶的空笼,斜依垂柳,面对柔桑,神情恍惚,若有所忆地在凝思着什么…原来她又回到了昨夜的梦境里,到丈夫的征戍所在地渔阳去了。“提笼忘采叶”一句,把采桑女子凝思失态,忘其所以的神情,写得宛然若见。至于她昨夜梦境中梦见了什么?此刻又在怎样地品味昨夜的梦境?都留给读者去推想了。

唐代诗人 张仲素 《春闺思》

收藏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关于大自然的名言

下一篇: 关于笔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