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私仇不及公。
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五年》。本句大意是:私人之间的仇恨不涉及公家的事。~,这是处理公私矛盾的一条准则。不能因为个人之间的恩怨仇隙而置公家的利益于不顾仗官依势,挟私报复。本句多用于处理公与私的关系。
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哀公五年》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战国·韩非《韩非子·难一》。子:你。陷:指刺。本句大意是:拿你的矛来刺你的盾,(怎么样)?这两句话出自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说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在卖矛和盾。他先拿起盾,夸赞说:“我的这面盾坚硬极了,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刺穿它,”又拿起自己的矛,夸赞说:“我的这把矛锋利极了,什么东西都能被它刺穿。”有人问:“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怎么样?”这个人不能回答。在哲学上,“矛”和“盾”便指一组相对的概念,即事物内部因素或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问的冲突。这则“自相矛盾”的故事,其启示是很深刻的:它揭示了事物间有互相排斥的一面,不可刺破的盾和什么都可刺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它告诫人们,做任何事情或发表议论,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把事物绝对化,否则就会陷进形而上学的泥坑;言论违背了矛盾律,就会造成逻辑上的错误,自蹈窘境,贻笑世人。“自相矛盾”的成语即出于此。
战国末期哲学家 韩非 《韩非子·难一》3.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列宁
4.不同的矛盾,只有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解决。 毛泽东
5.凡是与虚伪相矛盾的东西都是极其重要而且有价值的。前苏联作家 高尔基
6.接受一种正统观念,永远意味着继承许多尚未解决的矛盾。英国记者,小说家 乔治·奥威尔
7.生命在于矛盾,在于运动,一旦矛盾消除,运动停止,生命也就结束了。德国剧作家、诗人、思想家 歌德
8.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 毛泽东
9.谁要认识自然的最大秘密,那就请他去研究和观察矛盾和对立面的最大和最小吧。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 布鲁诺
10.生活本身就是五花八门的矛盾集合——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有想象的也有现实的。印度诗人,作家,哲学家,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泰戈尔
11.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毛泽东
12.聪明人轻视傻瓜的见解,却依旧为得到他们的尊敬而自豪,这是自我谄媚造成的一种矛盾。英国政治家 哈利法克斯
13.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 毛泽东
14.要解决问题,还须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这就是分析的过程。提出问题即矛盾的所在。 毛泽东
15.自然造物,决不自相矛盾,它决不使天性迟缓的动物,有快速走动的能力,因为这种能力对它并无必要。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 儒勒·凡尔纳 《海底两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