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隐隐聚若雷,噆肤不知足。
唐·皮日休《蚊子》。隐隐:象声词,形容蚊子飞行时的响声。噆(zān趱):咬。这两句大意是:蚊子的声音“隐隐”而响,聚拢来就像雷声一样,叮咬人的皮肤毫不知足。诗句一状蚊声之大,一写蚊子之贪;一用比喻,一用拟人,简洁明快,一目了然。
晚唐文学家 皮日休 《蚊子》2.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洪应明,明朝道人 洪自诚
3.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见南朝·束·范晔《后汉书·岑彭传》。苦:苦于.感到遗憾。陇(lǒng垄);古地名.在今甘肃东部。蜀:古地名,相当于今四川省中西部。这几句大意是:人凡遗憾的是不知满足.既已平定了陇地,又眼望着蜀地。东汉初年,隗嚣和公孙述分别占据着陇地和蜀地。汉光武帝刘秀派岑彭攻打隗嚣占据的陇地西城和上圭,井写信给他说:“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成语“得陇望蜀”即本于此,争天常用于比喻人不知足,贪得无厌,欲墼难填,和俗语“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意思相近。
南朝宋史学家 范晔 《后汉书·岑彭传》4.对于不知足的人,没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美国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 富兰克林
5.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春秋·老聃《老子·俭欲第四十六》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满足的快乐的。
又称老聃、李耳,我国古代春秋后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 《老子·俭欲第四十六》6.轻浮和虚荣是一个不知足的贪食者,它在吞噬一切之后,结果必然牺牲在自己的贪欲之下。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7.人是永远不知足的。……这正是人类所具备的最伟大的才能之一,正是这种才能使人比那些对自己已有的东西而感到满足的动物优越。美国作家 斯坦贝克
8.她双手勾上他的肩,红唇抵住他耳垂,吐气如兰,勾魅出男人的三魂七魄全飘到半空中各自晕陶陶的吹奏仙乐顺便嗑摇头丸、High到日月无光,几乎不知足下十八层地狱生成怎么个模样。台湾言情小说作家 席绢 《心有所属》
9.佛云: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人,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所怜悯。是名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