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贵:此指物价上涨。极:达到极限。贱:此指物价跌。这两句大意是:物价上涨到一定的极限,反而会逐渐跌下来,物价下跌到一定的极限,反而会逐渐涨上去。这两句以贵极必贱,贱极必贵的市场规律说明了供与求的矛盾、统一。物价不断上涨,会刺激生产增加,生产增加得多了,导致供过于求,价格就会回跌。反之。价格逐渐下跌,会抑制生产,生产得少了,供不应求,价格就会猛涨。可用于论述在经济工作中,要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重要作用;也可供说明商品生产要重视市场信息时引用。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货殖列传》2.空腹有诗衣有结,温薪如桂米如珠。
宋·苏轼《洗溪沙》[半夜银山]。衣有结:指衣衫破旧。薪如桂:形容柴价昂贵。桂:桂木。米如珠:形容米价昂贵。这两句大意是:腹中除了诗之外并无食物,衣衫破烂不堪,柴米的价格都昂贵得惊人。这里形容日用品价格昂贵,自己生活贫苦的情形。比喻和夸张手法的运用,加强了诗句的形象性。可用来描写作家、诗人艰苦的物质生活。后一句缩成成语“米珠薪桂”,专门用来形容日常生活用品价格昂贵。
北宋文学家 苏轼 《洗溪沙》3.最大的智慧存在于对事物价值的彻底了解之中。法国作家 拉罗什富科
4.肉太贵,黄油太贵,一双鞋太贵。她克丽丝蒂娜呢,差不多连大气也不敢出,害怕空气是否也会太贵了。那些最起码的生活必需品似乎也被吓跑了,躲进囤积者的私窝,藏到哄抬物价者的巢穴里去了。奥地利作家 茨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