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句: 荣誉之所以伟大,就因为得之不易。
唐·白居易《琵琶行》。本句大意是:(琵琶声由凝重、梗塞以至于断绝,)这无声的音乐比有声的音乐更能拨动人的心弦,表现的感情更充分,更易引起人们的共鸣。“无声”在音乐上叫“歇拍”,它是乐章上的空白;选样的空白表现在戏剧上叫“静场”;表现在电影、电视屏幕上叫“空镜头”。这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常能引人入静,促人思索,耐人寻味,这种“无声”往往比“有声”表现出更丰富的感情,因而更能感动人,这就是艺术的辩证法。
《琵琶行》唐·白居易《琵琶行》。阑干:形容脸上泪痕纵横的样子。本句大意是:睡梦中啼哭起来,泪水纵横,和脸上的红色胭脂一起流淌。原诗是写琵琶女回想自己欢乐的往事,对照今天的凄凉处境,连梦中也不免要伤心地啼哭起来。可用来描写女子因伤心而梦中啼哭的样子。
《琵琶行》唐·白居易《长恨歌》。本句大意是:芙蓉花像她的脸、杨柳叶像她的眉。白居易描写唐明皇经历马嵬兵变、杨贵妃被处死以后回到长安宫中,日夜思念杨贵妃,他睹物思人,而物是人非。由于他心中总是想着杨贵妃,因而眼前也总是闪现着杨贵妃的影子。他看到太液池的芙蓉花,仿佛那是杨贵妃的笑脸;他看到未央宫的垂柳丝,仿佛那是杨贵妃的秀眉。可用来描写女人的美丽容貌或表现对她的思念之情。
《长恨歌》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酒极:过度饮酒。这两句大意是:过度饮酒就会生乱,快乐到极点就会产生悲哀。这是哲理的劝诫:过度的纵酒享乐会导致祸乱,乐极也就悲来,因为事情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可用于劝诫。“乐极则悲”今多写作“乐极生悲”。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滑稽列传》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否(pǐ匹)、泰:本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天地不相交叫“否”,天地相交叫“泰”。否、泰分别代表凶和吉,二者可以互相转化。这两句大意是:快乐到极点反生悲哀,坏事到了尽头,好事就会到来。事物发展过了头必然会向其对立面转化,乐化悲,凶化吉,正说明了这个道理。可用于对世事发展的说明,也可用以说明矛盾转化的哲理。~二句是从《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演化而来。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晋·傅玄《明月篇》忧和喜,乐和悲,到了极点,就会互相转化。
西晋初年文学家、思想家 傅玄 《明月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