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语句 > 戴圣关于言语的名言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

上一句: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下一句: 恶习渐渐形成于不知不觉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收藏

上一篇: 关于母亲的名言

下一篇: 刘长卿经典语录

▍更多 戴圣经典语句
1.心广体胖。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胖(pán盘):安详舒坦。本句大意是:胸襟开阔,身体自然安适舒坦。胸襟开阔,诸事提得起,放得下,不斤斤计较,不自寻烦恼,思想无郁结,新陈代谢顺畅,自然会精神舒泰,身体安适。后也指心情开朗或无所用心,则身体肥胖、壮实。也有说“心宽体胖”或“心广体自宽”的,与此义同。

《礼记·大学》
2.无征不信。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征:证验,证明。本句大意是:没有经过验证的说法,都不能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胜于雄辩。只有经过验证的理论,才是真理。因此,不管你说得如何好,说得如何动听,未经过验证的理论和事实,我不能给予全信,表明了作者重视实践的观点。

《礼记·中庸》
3.教学相长。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本句大意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是互相增益、互相促进的关系。本名句阐述“教”与“学”这两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范畴的辩证关系。名句没有把“教”凌驾于“学”之上,而是把它们相提并论,从一个新颖的角度阐发了深刻的道理,道出了二者关系的实质,具有极强的哲理性,故而成为从古至今信奉不疑的教育原则。

《礼记·学记》
4.至诚无息。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

《礼记·中庸》
5.至诚如神。

西汉·戴圣《礼记》至诚:极其真诚诚恳。指精神所至,可以推知事物的发展变化,如同神仙一样。

《礼记》
▍更多 关于言语的经典语句
1.惠言若金。唐代诗人 储光羲
2.节饮食,慎言语。宋末元初隐士 蒋捷
3.不知言,无以知人。

春秋·孔子《论语·尧日》。知言:分析别人言语的是非好坏。这两句大意是:不懂得分辨别人言语的是非好坏,就不可能认识人。言为心声,不同心理的人其言语也不同。诬人者其辞滥,谀人者其辞淫,急躁者其辞多,沉着者其辞稳,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认识人应把分辨人的言语的是非好坏作为一个重要的方法。这两句可用于说明善于分辨人的言语对知人的重要性。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尧日》
4.言语是心灵的图画。
5.附耳之语,流闻千里。

春秋·《文子·微明》。附耳:靠近耳朵。这两句大意是:即使是靠近耳朵边上说的悄悄话,终究也会流传到千里之外。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世上再大的机要、秘闻总会有泄露、曝光之日。古今中外有多少绝密至要之事,后来都成了天下人人皆知的马路新闻,就是这个道理。~具有格言性质,启示人们言谈要谨慎。

春秋时期老子弟子 文子 《文子·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