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佁(yǐ以)然:呆呆不动的样子。俶(chù触)尔:忽然。翕(xī希)忽:迅疾的样子。这几句大意是:日光照澈潭水,鱼儿的影子布在潭底的石头上,痴呆呆地浮着不动,忽然像受到什么惊扰似地向远处游去,又来来往往迅疾地游动,好像有意取悦于游人。
~几句摹写小石潭中鱼的动、静姿态,穷微尽妙。作者通过写鱼衬托潭水的明净清澈,从而突出了小石潭的优美可爱。可化用以写小潭、小池或小溪中鱼游之景。
上一句: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唐·柳宗元《吏商》。君子:道德高尚的人。道:指合于道义的善事。本句大意是:君子致力于谋求道义而不致力于谋求财富。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君子”就不应该追求自身合理的利益,而是强调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不能利欲薰心,不择手段,损人利己。本名句可供阐述人活在世上,应不断地追求自身道德品质的完善,而不应终日汲汲于富贵利禄,也可供赞美那些修身洁行、不谋求个人私利的人。
《吏商》唐·柳宗元《为裴令公举裴冕表》。本句大意是:善良与邪恶如同水火,不可以和平共处。作者认为:“忠邪不可以并立,~”,表现出作者耿直公正嫉恶如仇的性格。在柳宗元看来,善恶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从原则上讲,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决不能和平共处。可以此二句说明善恶的对立。
《为裴令公举裴冕表》见唐·柳宗元《宋清传》。炎:热,比喻有权势的人。附:依附。寒:寒门,比喻地位低下者。弃:抛弃。这两句大意是:趋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之门;躲寒远贱:抛弃寒微的亲友。这两句贬斥势利之交,反映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炎而附”已演化成“趋炎附势”、“趋炎附热”的成语,比喻依附权贵的势利小人。
《宋清传》见唐·柳宗元《上桂州李中丞荐卢遵启》。无实:不符合实情。这两句大意是:说出的话不符合实际情况,那就是罪过。说话要符合实际情况,如果言过其实并因此而造成错误,那就是自已的罪过,这两句可用于说明说话一定符合实际情况,也可用于斥责言过其实的人形同犯罪。
《上桂州李中丞荐卢遵启》唐·赵嘏《江楼感旧》。本句大意是:月光照耀,凉浩如水;江水无波,清朗如天。诗人将月色、水色、天色融为一体,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像都融化在这无边浩渺而又恬静的月色之中了。作者运用叠字回环的技巧,一笔包蕴了天地间的景物,将江边夜景写得辽阔无垠,清丽迷人。可用以描写江边月色,表现祖国山水的秀丽;也可借鉴叠字回环的句法,扩大语句的容量。
唐代文学家 赵嘏 《江楼感旧》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这两句大意是:天光水色,上下辉映,碧蓝的天空和碧绿的湖水,融为一体,放眼望去,无边无际。这两句描写洞庭湖春日美景。作者以如此简洁的面笔,在读者面前展开一片绿的世界,令人心旷神怡。可用来描写晴日里的湖光水色。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 《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