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朱淑真《减字木兰花》[独行独坐]。
独酬:自唱自答。这两句大意是:整日里都是孤孤独独,走路是自己一个人,坐下来也是自己一个人,吟诗填词也是自唱自答,夜里睡觉仍是独自一人。
两句词一连用了五个“独”字,着意突出自己的孤独寂寞。可用来形容孤单的处境和寂寞的心情。
上一句: 无穷山色,无边往事,一倒冷清清。
宋·朱淑真《减字木兰花》[独行独坐]。本句大意是:在凄冷的寒夜,把灯芯都剔尽了,依然无法入睡,因而连梦也无法作成。由于孤独寂寞,心事重重,所以抒情主人公白日黯然神伤,夜晚也无从入眠。唐代白居易《长恨歌》有“孤灯挑尽未成眠”的句子,与此句意思相近。可用来表现孤独的生活处境,或表现内心的难以平静。
《减字木兰花》宋·朱淑真《减字木兰花》[独行独坐]。本句大意是:哭得非常伤心,脸上的脂粉大多已被泪水冲洗掉了。原词中是表现作者自己孤寂伤情的情态,可用来描写女子啼哭时伤心的样子。
《减字木兰花》宋·朱淑真《清平乐》[恼烟撩露]。这两句大意是:天真娇憨的少女不避嫌疑,和衣睡倒在情人的怀里。这是一首恋情词。女词人在黄梅季节含烟带露的潮畔与恋人相会,二人携手幔步,欣赏湖中初绽的新荷。这时忽然下起蒙蒙细雨来,他们寻找僻静去处避雨,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四日相对,脉脉传情,爱的冲动再也难以自持,她也不再顾忌步女的矜持与羞怯,“和衣睡倒人怀”,在恋人的怀抱里,如醉如痴地享受着爱情的甜蜜。~淋漓尽致地描写了一个少女的爱的冲动。这种情景在今天的现实生活里可谓司空见惯,可是在那个时代,且又出自一位女性作家的自白,不能不佩服她对爱情的勇敢和对写作的大胆。它展示了真实的人性,是对当时文学禁区的突破,这种创作态度值得肯定。
《清平乐》宋·朱淑真《蝶恋花》[楼外垂杨]。把酒:端起酒杯。潇潇:雨声。这两句大意是:举起酒杯送春归去,春没有言语,到黄昏时分,却潇潇地下开了雨。这首词的上阙用曲笔反映了女主人公留春不得的心绪,下阚进而直抒她依依送春的情怀。作者把酒送春,春却默默无语。在古诗词中,“无语”往往是伤心们表现,如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柳永的“竟无语凝噎”等。这里的“不语”,也不宜看作春天冷漠无情,而应是她在女主人公把酒送别时黯然神伤,无语以对的表现。正在双方流连难舍之际,天又下起了雨。有了这场催春雨,春光再也不能停留了,一个“却”字,说明这场风雨来得多么不如人意。这黄昏时分的催春雨使女主人公的心境更加暗淡,也使词的意境更加凄婉。词在雨声中收尾,留给读者的却是无尽的回味和遐想。
《蝶恋花》见晋·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无予和:无人与我相应和。这两句大意是:想交谈却无人与我应和,举杯劝酒却只有身影与我相伴。此名句用画描笔法勾勒出诗人孤独、寂寞的神态,形象鲜明突出,造型别致新颖,如特写镜头令人难忘,这种画面清晰单纯又传情无限的素描手法,是今天写作时的良好范例。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 《杂诗十二首》见刘长卿《新年作》。这两句大意是:从早到晚同我作伴的只有岭上的猿猴,和我共同领略江上风光的只有江边的杨柳。如果一个人说自己的生活过得很单调,根寂寞,这话很抽象,虚而不实,不成为诗。刘长卿这两句诗通过岭猿、旦暮、江柳、风烟等具体景物,用“同”、“共”两个动词联系起来,就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自然地从具体景物中透露出单调寂寞的感情来。写作上这种化实为虚的手法,今天仍可借鉴。
唐代诗人 刘长卿 《新年作》唐·李商隐《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这两句大意是:梦醒时石阶已经漫平了雨水,原来是我独自背着孤灯枕手睡着了。这是一首想象丰富,构思新颖,色彩浓丽的感伤身世之作。~是结尾二句,写自己从梦境回到现实:秋雨还在下着,雨水已漫平了台阶。凄凉的现实与美妙的梦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示着诗人幻想的破灭。可以此形容凄苦寒凉的环境和孤独寂寞的心情。
唐代诗人 李商隐 《七月二十八日》唐·李白《把酒问月》。白兔捣药:神话中说月中有玉兔捣药。这两句大意是:月中的白兔年复一年地捣药,为的是什么?月中的仙女嫦娥独处于碧海青天之中,有谁与她为邻?《把酒问月》是一首飘逸、潇洒、充满了浪漫色彩的诗作。~二句围绕着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浮想联翩,对玉兔的辛勤捣药,嫦娥的孤寂独处充满同情,从中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孤寂的情怀。
唐代诗人 李白 《把酒问月》清·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这两句大意是:我悄悄地立在人们不认识我的市桥附近仰望长空,把一颗星星当做月亮凝视多时。这是公元一七七三年作者自安徽归里后所作,写除夕中寂寞、抑郁的心情。全诗为:“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当有钱人家欢度除夕的时候,作者却无以卒岁,只有悄立市桥,长时间地仰望星星,似乎在这个世界上,在这个除夕之夜,只有这一颗星星是他的朋友,是他的亲人,可以陪伴他度过这一夜。诗人的穷愁潦倒,寂寞无依,以及世态的炎凉全凝注于这两句诗中。将句以人物悄立在空寂的环境,专注于清净的孤星,来表现其寂寞无依和世态炎凉,这正是作者所说的“忧患潜从物外知”,在人物所处的外物环境氛围中现出人物的生活处境和心境。可借用此名句或化用此诗的诗境表现孤独寂寞的心情。
清代诗人 黄景仁 《癸巳除夕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