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语句 > 吴兢关于揭短护短的名言
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唐代史学家 吴兢 《贞观政要·求谏》
名言解释:

唐·吴兢《贞观政要·求谏》唐太宗语

明主:英明的君主。短:自己的短处。暗主昏庸的君主。护:掩盖,回护。

这两句大意是:英明的君主总是想着自己的短处,所以更加明智;昏庸的君主总是掩盖自己的短处,所以永远愚昧。

人经常想到自己的短处,不怕揭短,亮丑,才能更快地改变不足,变短为长,所以能越来越明智;如果总是护短,遮丑,那样短处就会永远存在,积短不改,人就越愚昧。这两句可用于说明人们特别是领导者,要不怕揭短才能越来越明智,护短只能使自己更愚昧。

上一句: 忠言逆耳,甘词易入。

下一句: 集众思广忠益。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收藏

上一篇: 关于道德的名言

下一篇: 康有为经典语录

▍更多 吴兢经典语句
1.板荡识诚臣。

唐·吴兢《贞观政要·忠义》。板荡:《板》、《荡》是《诗经·大雅》中的两篇。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了国家。后以“板荡”代指政局变乱,社会动荡。诚臣:真诚为国的臣子。本句大意是:只有在臣家动荡变乱的危难时刻,才能识别出谁是真诚为国的忠臣。表述在危难时刻才能识别人的时候,可借用此句。后人还常用“天下板荡”来形容国事动荡,战乱不息。

《贞观政要·忠义》
2.提三尺剑以定四海。
3.激浊扬清,嫉恶好善。

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王诖语。激:冲去。浊:脏水。清:清水。激浊扬清:比喻除去坏人.奖励好人。这两句大意是:除去坏人.奖励好人;憎恨坏事,好施善行。现在常以“激浊扬清”比喻发扬一切好的,清除一切坏的,敢于抵制邪恶,勇于匡扶正义。嫉恶好善,即韩愈所说的“嫉恶如仇雠,见善若饥渴”的意思。

《贞观政要·任贤》
4.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唐·吴兢《贞观政要·纳谏》载魏征语。备豫:事先防备。不虞:意外。为:治。这两句大意是:事先防备意外之事,是治理国家的常道。一个国家要想常治久安,就必须在平日时时预防着意外事变的发生,以免遇到灾害、战乱时无法应付,危及国家民族。这两句可用于治国,也可单用前句泛指一般事务。

《贞观政要·纳谏》
5.立身成败,在于所染。

唐·吴兢《贞观政要·慎终》魏徽上书。染:习染。这两句大意是:能否作出一番成就,在于从小养成的习惯爱好。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就是说看人的一生能否育成就,能否作出一番事业,只要看他从小有何习惯,爱好即可得知。此话虽嫌绝对,未必科学,但自小养成的习惯、嗜好,对人一生的思维方法、世界观,工作态度等等均有重大影响则是可信的。可以此说明对儿童应及早加教育,养成良好习惯,切不可掉咀轻心。

《贞观政要·慎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