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绅《古风二首其二》。
两句大意是:谁知道盘子里的饭食,粒粒都是辛苦劳动得来的。
诗共四句,前两句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写农夫耕种的艰难。后两句生发议论,说吃饭的人有几个真正理解每一粒粮食中都凝集着农夫的辛苦,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可供引用告诫人们爱惜粮食,珍视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也可用于论述农业生产的辛苦,强调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上一句: 民以食为天。
下一句: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唐·李绅《答章孝标》。这两句大意是:假金才需用真金来镀,装装门面,以假充真;倘若是货真价实的真金子,表里如一,就用不着再镀一层金来装潢门面了。这是作者给章孝标的菩诗中的句子。章孝标是元和十四年进士,及第后写了《寄淮南李相公绅》诗:“及第全胜十政官,金鞍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八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李绅答诗云:“~。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确实,世上只有劣质赝品、冒牌货才需要用“镀金”的方式伪装一番,以假冒真,欺骗世人;货真价实的金子,当然用不着“镀金”之劳。此句颇有讽喻意义。
《答章孝标》见李绅《红蕉花》。红蕉:即美人蕉,多生温、热带,形似芭蕉而矮小,叶数层,中心抽条,条端四季开花,花色红艳。殷:深红色。这两句大意是:在层层绿叶丛中,挺立着一朵朵殷红的红蕉,那红艳艳的花色不仅令人灼目,连心都感觉到发烧。两句用通感手法写红蕉花,出语奇警。殷红是视觉,由殷红联想到“火”,火能烧人,“烧”是触觉,这就把视觉、触觉沟通起来了。花红得灼人,其花色的红艳绚丽可想而知。此句写红蕉及其它红花可参考,同时也是讲“通感”的最好例句。
《红蕉花》唐·李绅《悯农二首》其一。这两句大意是:到处都没有一片闲空的田地,农民还是饿死。这是为人传诵的名句,全诗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诗人采用强烈对比的手法,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极端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产生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可用于表现旧社会残酷的阶级剥削和尖锐的阶级对立。
《悯农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