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言警句 > 东周·春秋名人名言

东周·春秋名言警句 历史

东周·春秋历史: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说,前770年~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代。

▍东周·春秋名人名言
1.每事问。 东周·春秋名言

春秋·孔子《论语·几佾(yì议)》。本句大意是:每件事情都要请教。《论语·八佾》载:“子入太庙,~”。孔于是一个学识非常渊博的人,有弟子三千,日日向他求教。可他并不自满自足,遇见不懂的事情,还是一一向别人请教。这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精神,千秋以下,仍可作为楷模。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几佾》
2.不贰过。

孔子《论语.雍也》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雍也》
3.过犹不及。

春秋·孔子《论语·先进》。过:过分,办事做过了头。犹:像,如同。不及:赶不上。本句大意是: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不做是一样,是不合适的。相对性还表现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超越了这个限度,就和达不到这个限度一样会导致失败。《荀子·王霸》“过犹不及也,譬之是犹立直木而求其影之枉也”,列宁曾说:真理如果加以夸大,就会荒谬绝伦,说的都是这一道理。可用于对某些容易犯“左”倾毛病者的劝说,或用于告诫好患急性病的人。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先进》
4.兵不厌诈。 东周·春秋名人名言

唐·李筌《孙子》注。厌:厌弃。本句大意是:用兵打仗不排斥尽可能多地采用欺骗和迷惑敌人的方法。战争离不开欺骗和假象,所以古来兵家多把战争称为“诡诈之道”、“诡伪之道”。唐人李筌为《孙子·计篇》:“兵者,诡道也”一段文字作注时说“~’,对战争中不厌其多地运用欺骗、迷惑敌人的方法作了高度的概括。从此,~这句话成了军事学中的警句名言,经常为人引用。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曾说:“采用各种欺骗敌人的方法,常能有效地陷敌于判断错误和行动错误的苦境,因而丧失其优势和主动。‘~’,就是指的这件事情。”

名孙武,春秋时期军事家 孙子 《孙子》
5.从善如流。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八年》。从:跟随。善:正确的。如流:如顺流而下,比喻快。本句大意是:听从正确的意见象流水一样快。这句已成习见的成语,在生活中使用率高,比喻能很快地接受别人好的意见,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和建议。

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成公八年》
6.不念旧恶。

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本句大意是:不计较别人过去的劣迹。这句表现出孔子仁慈、宽容、大度的道德观。只有“不念旧怒”.才能抛开宿怨,一切向前看;只有“不念旧恶”,才能在新的基础上团结起来,搞好事业。可用以形容胸怀开阔豁达,不斤斤计较。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公冶长》
7.既往不咎。 东周·春秋名言

春秋·孔子《论语·八佾》。咎(jiù旧):责备。本句大意是:以往的过错,不必再追究责备了。这一句表现了为人处事的宽厚态度,今天仍常引用,但只适用于已经认识并已改正的一般错误。如果是严重错误,或本人犯了错误并未认识,并来改正,仍是应该追究的.这样才能做到“惩前毖后,治病鞭人”。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八佾》
8.大言不惭。

春秋·孔子《论语·宪问》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宪问》注语。本句大意是:说大话而不感到羞愧。说大话而心安理得,不知羞愧,可见此人喜欢自吹自擂,毫无自知之明。他们的大话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根本不准备去实践。现在~已成为常用的成语,用以讥讽那些喜欢吹牛而又不知脸红的人。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宪问》
9.吉凶由人。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
10.大巧若拙。 东周·春秋名人名言又称老聃、李耳,我国古代春秋后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
11.无为而治。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无为:道家所指顺应自然变化之意;治:治理。顺应自然变化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卫灵公》
12.因材施教。

孔子《论语·为政》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为政》
13.有教无类。 东周·春秋名言

见《论语·卫灵公》载孔子语。类:类别,区别。本句大意是:施行教育不分类别,人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权利。~是孔子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具有浓郁的民主色彩。在我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的政治条件下,能够提出~的口号,不分社会地位,不论任何资历,广泛施行教育,的确难能可贵。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卫灵公》
14.过则勿惮改。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载孔子语。惮(dàn旦):害怕。本句大意是:有了过错不要怕改正。正因为人不能无过,所以古人对改过谆谆教导,这些有益的古训,后人自应牢记。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学而》
15.知子莫若父。

春秋·管仲《管子·大匡》。本句大意是: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管子·大匡》说:“~,知臣莫若君。”这是两句古语,《国语·晋语七》作“择臣莫若君,择子莫若父”,(左传·昭公十年》作“择子莫若父,择臣莫若君”,《战国策·赵策二》则作“选子莫若父,论臣莫若君”。现在人们还常用“知子莫如父”这句成语幕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深切了解。

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管子·大匡》
16.祸生于懈慢。 东周·春秋名人名言

春秋·邓析子《邓析子·转辞篇》。懈慢:懈怠,松弛。本句大意是:人的思想一松懈,一怠慢,便会产生祸患。人们思想懈怠,办事漫不经心,就易于出事故,捅漏子,造成祸端。本句可用于告诫人们工作要认真,办事要谨慎。

春秋思想家 邓析子 《邓析子·转辞篇》
17.欲速则不达。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速:快,指很快取得成效。则:就。然:到。本句大意是:光图快就达不到目的。孔子的学生子路曾向孔子请教治理莒父的办法,孔子回答说: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计较小利;急于求成则达不到目的,计较小利则成不了大事。事物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和一定的过程,并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改变。如果违背了这种规律而急功近利,那么是注定达不到目的的。可用于规劝急于求成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子路》
18.闻一以知十。

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闻:听到。本句大意是:真正会学习的人,应该是听到一就知道十。这是孔子与他的学生子贡一段对话的内容。孔子向子贡说:“你和颜回比,谁学得更好?”于贡回答说:“我哪里敢和颜回相比?颜回听到一就可以知道十,而我听到一仅仅知道二而已。”这段话的目的在于强调学习中应贯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灵活的原则,反对死记硬背,机械照搬。这种发挥学习者主观能动性以增强教育效果的原则,是行之有效的正确原则。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公冶长》
19.量力而知攻。 东周·春秋名言

春秋·管仲《管子·霸言》。料:估计。本句大意是: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才能知道什么时候向敌人进攻最好。《管子》认为:“善攻者料众以攻众,料食以攻食,料备以攻备”,也就是说,一个好的将领,应在充分分析敌我力最对比,肯定自己的力量具有压倒优势以后,再发动进攻,对自己的部队一无所知,对敌人情况了解不明,就随意发动进攻,此乃兵家之大忌。《孙子》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又说:“用兵之法,十则国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可见要根据敌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战术,才能百战不殆。这几句可用以说明知己知彼为兵战的一项重要原则。

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管子·霸言》
20.私仇不及公。

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五年》。本句大意是:私人之间的仇恨不涉及公家的事。~,这是处理公私矛盾的一条准则。不能因为个人之间的恩怨仇隙而置公家的利益于不顾仗官依势,挟私报复。本句多用于处理公与私的关系。

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哀公五年》
21.不以寡犯众。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寡:少。犯:触犯。本句大意是:不拿少数的力量去触犯众多的力量。在一个国家中。统治者总是其占极少数,而人民则总是占绝大多数。统治者要求得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自身的长远统治,就不可触犯人民大众的利益。以少犯多,不会有好结果。本句可用于说明统治者不可触犯人民大众的利益,也可用于说明一般人之问不可以少数触犯众人的怨怒,还可用于说明在战争中力量悬殊时,不可冒然以少数力量与众多敌人相抗。

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僖公五年》
22.强行者有志。 东周·春秋名人名言又称老聃、李耳,我国古代春秋后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
23.好学而不贰。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
24.惩恶而劝善。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
25.辞达而已矣。 东周·春秋名言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了。 辞:要说的话,达:表达到位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卫灵公》
26.苛政猛于虎。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引孔子语苛统治者的苛刻统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政,指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统治,包括政令、赋税等。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礼记·檀弓下》
27.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字面意思: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儒家所说的“知耻近乎勇”的勇是勇于改过。这里把羞耻和勇敢等同起来,意思是要人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夸耀的品质。是对知羞改过的人的这种行为的赞赏。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礼记·中庸》
28.割鸡焉用牛刀。 东周·春秋名人名言

春秋·孔子《论语·阳货》。焉:哪里。本句大意是:杀鸡哪里用得着牛刀!牛刀用来宰牛,而鸡乃小禽,故杀鸡不必动用牛刀。此句比喻办小事不必花太力气,或大材不应小用。也有以“割”作“杀”的。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阳货》
29.敬鬼神而远之。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敬:严肃。远之:疏远。不去接近它。本句大意是:严肃地对待鬼神,却不企图去接近它。“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孔子提倡“仁”,不愿见暴力和叛乱,也不谈怪异和神鬼的事情。有一次樊迟向孔子“问知(智)”,即怎么样才算聪明?孔子回答说:“务民之义,~,可谓知矣。”意思是说:把心力专一地放在为人民办合理的工作上,严肃地对待鬼神,却不企图去接近它,就可以说是聪明了。看来孔子对当时一班统治者不替人民办事,整日祈祷、淫祀,专好鬼神之事,是非常反感的。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雍也》
30.祸莫大于轻敌。

春秋·老聃《老子》六十九章。本句大意是:最大的灾祸来自轻敌。轻敌,就会过分迷信自己的实力,从而作出错误的判断;轻敌,就不能正确地分析敌情,容易放松警惕,给敌人造成可乘之机,因此,轻敌为古今兵家之大忌。此句可作为用兵者的座右铭,同时对每人也都具有警戒意义。无论干什么工作,松懈、麻痹、轻敌都会导致失败,甚至会引出不测之祸。

又称老聃、李耳,我国古代春秋后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 《老子》
31.夫子莞尔而笑。 东周·春秋名言

春秋·孔子《论语·阳贷》。夫子:古代常用以指学生对老师的尊称,有时也用以指一般男子的尊称。莞(wǎn宛)尔:微笑的样子。本句大意是:老师微微一笑。原文记述孔子与弟子们开玩笑时的神态,如今“莞尔”还作为微笑的形容词或代词活在人们的词汇中,如“莞尔一笑”、“不觉莞尔”等。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阳贷》
32.修己而不责人。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
33.大德必得其寿。

《礼记·中庸》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人一定能获得长寿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礼记·中庸》
34.风马牛不相及。 东周·春秋名人名言

见《左传·僖公四年》。风:指牲畜发情时雌雄追逐相诱。本句大意是:马与牛不同类,即使它们发情时也不会引诱追逐,碰在一起。据《左传》记载:齐桓公带领诸侯之兵攻打楚国,楚国派外交使节见齐桓公说:你们齐国在北方,我们楚国在南方,两地相距很远,~,没想到你们竞入侵我们的国土,这是为什么呢?楚国使者以~为喻,说明齐、楚两国了无瓜葛,毫不相干,何以兵戎相见,发动侵略?这句话现在已成日常成语,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没有任何共同点和相联系之处。

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僖公四年》
35.上下同欲者胜。名孙武,春秋时期军事家 孙子
36.无伐善,无施劳。

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伐:炫耀。施:夸张。这两句大意是:不要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要吹嘘自己的功劳。这些道理,都从“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而来。“伐善”、“施劳”,都是骄傲自满的表现,都有百害而无一利,只有谦虚谨慎的人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成就事业。为人处世,可引以为戒。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公冶长》
37.礼之用,和为贵。 东周·春秋名言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和:平和适中,事事恰到好处。本句大意是:礼的作用,以遇事处理得恰当、适中为可贵。这是孔子弟子有若说的话。孔于曾说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瘫也》),意思是:中庸之道,应该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了。儒家讲究中庸,即处理大事小事都要不偏不倚,不过分也无不及,恰到好处。所以有若说:“~。”现在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常用“和为贵”表示要讲团结,讲友谊,以和气为重。有时也贬称在原则斗争中搞调和折衷为“和为贵”。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学而》
38.不迁怒,不贰过。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载孔子语。迁怒:转移怒气。贰(èr二):“二”的大写,这里是重复的意思。这两句大意是:不转移自己的怒气,不重犯同样的错误。这是孔子赞扬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的话。当时,鲁哀公询问孔予他的弟子中谁最爱好学习,孔子回答说:“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可见孔子把~当作“好学”的标志,而且认为一般人很难达到。所谓“不迁怒”,是指不乱发脾气;“不贰过”,是指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今天仍可以此作为自我修养的要求,特别是“不贰过”,如能做到,受益无穷。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雍也》
39.食不语,寝不言。

春秋·孔子《论语·乡党》。这两句大意是:(孔子)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吃饭的时候说话,不仅耽误时间,而且妨碍食物的消化、吸收;睡觉的时候说语,容易造成大脑的兴奋,影响睡眠,不利健康。可见孔子~,不仅出于讲究礼仪,而且合于养生之道。可引用这个名言形容某些人庄重、谨慎,注意各种生活小节;也可用以教育青、少年建立文明礼貌、健康科学的生恬习惯。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乡党》
40.君子周急不继富。 东周·春秋名人名言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周:周济,帮助。急:处境困窘。继:增加。本句大意是:君子应该帮助处境困窘的人,不给富足的人再增加财富。“周急”属于雪中送炭,不给有急难的人以帮助,那人就很难生活下去,这样的帮助是急需的;而“继富”相对来说就可有可无,不给以帮助,对方的处境也不错,这样的帮助至多是“锦上添花”,并非必需。本句可用于说明助人要看对象,要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雍也》
41.既来之,则安之。

春秋·孔子《论语·季氏》。来之:使之来,使他们来。安之:使之安,使他们安心。这两句大意是;既然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心。《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两句本来是指治国要修仁德,以招引别国的百姓,使他们投奔过来后安心居住。后多用以表示既然来了(多指不受欢迎的事物,如疾病等),就安下心来,从容对待。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季氏》
42.言必信,行必果。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信:信用。果:果断,坚决。这两句大意是:说话要算数,要守信用,行动起来要竖决果断。说话算数,说到做到,才能取信于人,若不被别人信任,就会被孤立,那将是最可怕的;干起事来必须果断坚决,才易于成功,若犹犹豫豫,踌躇不决,就会耽误时机,也就很难取得成功。孔子把~看作“士”的最起码的要求,现可用于表示为人要讲信用,处事要果断。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子路》
43.吃一堑,长一智。 东周·春秋名言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堑(qiàn欠)壕淘,引申为挫折。这两句大意是:遭受一敬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分才智。《左传》的原文是:“卫侯来献其乘马,日启服,堑而死”。“堑而死”是堕入淘中而死的意思。~告诉我们:受到一次跌落沟中的教训,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起来,变失败为胜利,增长了才智。明代王阳明《与薛尚谦》:“经一蹶者长一智”,与此意相近。~现巳成为精辟的格言,教育人们树立对待失败的正确态度,使失败也变成知识、智慧和财富。

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44.不以一眚掩大德。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眚(shěng省):眼病,引申为过失。本句大意是:不能因为一次过失而掩盖了平紊的高尚品德和过去的功绩。公元前六二七年,孟明、西乞、白乙奉秦穆公之命,劳师袭远,攻打郑国,归途中被晋军在崤山打得大败,三人被俘。后被放回,秦穆公到郊外迎接他们,深责自己的罪过,并说:“且吾~”,也没有解除孟明三人的职务。这句话现在常用以说明要全面地、历史地看人,不能因为某人一时一事的过错,就抹杀、否定他的全部功绩。

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45.乘肥马,衣轻裘。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衣(yì邑):动词,穿。轻裘:轻暖的皮衣。这两句大意是:坐着由肥马驾的车辆,穿着又轻又暖的皮袍子。这两句话是孔子形容他的弟子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出使齐国时坐的车辆和身上的穿戴。在孔子时代,人们穿着大袖子、直腰身的衣裳,不便于骑马,故经书中找不到骑马的文字,“乘肥马”也不能作“骑肥马”讲。到后世,骑肥马、衣轻裘已成为达官贵人优裕生活和华丽服饰的两种重要标志,如白居易就把轻裘肥马加以省略,以“轻肥”一词作为篇名,描写中唐十七宦官们的骄奢生活。“肥马轻裘”一词,现在仍活在人们的口头。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雍也》
46.知其不可而为之。 东周·春秋名人名言

春秋·孔子《论语·宪问》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宪问》
47.信不足,安有信。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48.挂羊头,卖狗肉。又称晏子,春秋政治家、思想家 晏婴 《晏子春秋》
49.君子以当仁不让。 东周·春秋名言

春秋·孔子《论语》君子在仁德或者大是大非面前,是不能忍让的。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
50.德不孤,必有邻。

春秋·孔子《论语》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

上一篇: 关于珍惜生命的名言

下一篇: 苏霍姆林斯基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