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稹《酬乐天叹穷愁见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心情就会逐渐变得平淡,没了年少时的激情。亲朋好友离开的久了,距离远了可以书信往来,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感情有时会逐渐的变淡,彼此书信交流的时间间隔会越来越长。减:减弱,淡化。隔年间:指联系稀少。
《酬乐天叹穷愁见寄》唐·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乐天:白居易字。微之:元稹字。这两句大意是:由于我大病初愈,心神恍惚,夜间做梦尽梦见一些不相干的闲人,偏偏没有梦见你。诗的前两句是:“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时元稹在通州(今四川达县),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相隔万水千山。白来信说常常梦见元稹,是因日有所思的缘故,借记梦以抒念友之情。元稹则一反其意,说自己想梦见白居易却苦于梦不见,正如马嵬之变后明皇苦苦思念贵妃,却“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见白居易《琵琶记》)一样,愈显得心境凄苦,一往情深,写出了人的至情。
《酬乐天频梦微之》见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曾经历过。沧海:古人通称渤海为沧海。除却:除了。巫山:在今四川、湖北交界处,上有神女峰,长年多云。这两句大意是: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的水难以再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这是元稹悼念亡妻韦丛的精警诗句。上句化用了《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的话;下句采用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典故。诗人以见过沧海之水、巫山之云这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对别处的云、水就难以看上眼了,隐喻他与韦丛的爱情深广笃厚,无与伦比,除却韦丛之外再没有使他动情的女子。索物托情,取喻极妙,瑰丽而不浮艳,具有强烈的抒情气氛,是唐人悼亡诗中的上乘之作。此名句后人经常用来喻指爱情的专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的情形。也可借用其意,说明阅历广、见识多、眼界高的人,对一般的事物就看不上眼。
《离思五首》唐·元稹《浮尘子》。浮尘子:一名稻飞虱,俗称蠓虫,是一种体积极小的危害稻类的飞虫。幌(huǎng晃):幔,纱幌即纱帐。绵:丝绵。这几句大意是:令人惊叹的浮尘子,可用纤小的尘埃比喻它的细微,不用说隔着纱帐,就连丝棉衣裳它也能透过去。古代诗歌题材极广,不但社会人事、山川景物入诗,花鸟虫鱼也进入诗歌的艺术之宫,连浮尘子这样的小虫也在歌咏之列。无论歌咏什么,都得抓住特征,这首诗就抓住了浮尘子的微小及无孔不入的特征。
《浮尘子》唐·元稹《有鸟二十章》其十二。突悖(bèi背):荒唐得不近情理。攫(jué决):夺取。这几句大意是:有一种鸟名叫老乌鸦,天下简直再没有像它这样贪婪无知荒唐背理的了,在田野攫取到肉食仍不知足,还偏要钻入各种鸟窝去探取鸟雏作自己的食物。乌鸦是不受人们喜爱的鸟,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常含贬义。这里写乌鸦贪得无厌,居然“偏入诸巢探众雏”,实在可恶!这几句是在咏鸟,但类似现象又岂止发生在鸟类王国?诗人观察的精细,用笔的犀利,可供学习。
《有鸟二十章》唐·元稹《有鸟二十章》其八。偏:同“遍”。邓林:神话传说中的树林。觜(zuǐ嘴):同“嘴”。这几句大意是:有一种鸟儿名字叫啄木,在树木中寻找食物,永远不满足。啄遍整个树林,只为寻找一只害虫,虫孔还未穿透,长嘴就已磨秃。这几句写啄木鸟啄木求食的生活习性,诗人着重突出它为了造福人类,不惜牺牲自已的崇高品质,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有鸟二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