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秋青史难欺。
清·张廷玉《明史·李应升传》。青史:史书,古人在竹简上记事,故称青史。本句大意是:一时的蒙骗是难以改变公正的历史记述的。有人说:历史是个小姑娘,你爱怎幺打扮便可怎么打扮;有人说,历史是为胜利者写的,这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从根本上讲,这也都是错的,因为历史是用血和泪写成的事实,是任何人涂改不了的。谁若拭篡改历史,玩弄历史,嘲笑历史,他只能得逞于一时,而最终将为历史所抛弃。“千秋青史难欺”是明熹宗时御史李应升上疏弹劾魏忠贤的话,实乃至理名言,是唯物史观的表现。以此句说明应尊重历史,十分恰切。
《明史·李应升传》2.高筑墙,广积粮。
清·张廷玉《明史·朱升传》。这两句大意是:把城墙筑得高高的,广为储备粮食,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时,攻下了徽州,有人把朱升推荐给朱元璋。朱元璋向朱升询问当时的形势及策略,朱升告诉他三句话:“~,缓称王。”朱升的献策,受到朱元璋的称许。因为不管保证战争的胜利还是保持政治的稳定,“广积丰良”都是十分重要的。
《明史·朱升传》3.治国无法则必乱。《明史》
4.富贵一时,名节千古。
5.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
6.君子慎所择,休与毒兽伍。《杂兴》
7.早荣亦早枯,易得还易失。
8.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明史》
9.目前之耳且可涂,身后之是非难罔。
清·张廷玉《明史·钱一本传》。涂:涂抹,粉饰。罔:欺骗。这两句大意是:活着,可利用权势地位遮掩人们的耳目视听;死后,一生的是非功过就无法骗人了。明代万历年间,“东林八君子”之一的钱一本曾向皇帝上《论相疏》,严厉指出当时大臣的十条罪状。这些大臣害怕别人揭露、弹劾自己,就甩强制手段,“欲钳天下之口”。殊不知这样虽能得逞子一时,却不能从根本上抹掉自己的恶行劣迹。~说明一手掩人耳目的事是无法永远得逞的,是毁是誉总会由时间老人作出最终判决。
《明史·钱一本传》10.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