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名言大全 > 李渔经典语录

李渔简介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

李渔的名言

1.人老无能,神老无灵。
2.大丈夫做事,雷厉风行。
3.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
4.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传之心。
5.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清·李渔《芙蕖》。飘摇:飘拂摇曳。袅娜(niǎonuó鸟挪):细长柔美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有风时它飘拂摇曳,仪态万千;无风时也袅娜多姿,情致宜人。这两句写荷花未开之前茎叶的风姿。作者未写荷花之妖娆,先写茎叶之仪态,为后面写花预作了铺垫。~两句除用于写荷花茎叶的风姿外,还可用以描绘娇花弱柳的形态神韵。

《芙蕖》
6.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闲情偶寄》
7.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

清·李渔《芙蕖》。芙蕖(qú渠)、菡萏(hàndàn汉旦):荷花的别称。未开叫菡萏,已开叫芙蕖。欲滴:形容荷花的娇嫩。徂(cú殂):到。这几句大意是:荷苞绽开成花,姿态娇嫩无比,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到秋不绝。李渔的《芙蕖》是继六百年前周敦颐的《爱莲说》之后又一篇托物言志的咏莲散文。~几句写荷花自初夏相继开到深秋,以它娇嫩的姿容愉悦人目,谢而后已,这种奉献精神足可陶冶情操,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芙蕖》
8.诗文之词采责典雅而贱粗俗,宜蕴藉而忌分明。

清·李渔《闲情偶记·词采》。词采:指辞藻。典雅:优美雅致。蕴藉:含蓄。分明:明显,浅露。这两句大意是:诗文的辞藻以典雅含蓄为贵,忌讳粗俗浅露。文学语言须要凝练优美,须要宥丰富的内涵,我们应该在炼词炼句上狠下工夫。如果以粗俗径露的语言写入诗文,作品就失去了文采,也失去了艺术生命力。

《闲情偶记·词采》
9.隔日一删,愈月一改,始能淘沙得金,无瑕瑜互见之失矣。

清·李渔《闲情偶寄》卷三。愈:通“逾”,越过。瑕瑜(xiāyú霞俞):比喻优缺点并存。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瑜,玉的光彩,比喻优点。这几句大意是:隔一天删一次,过一月改一回,才能冲尽泥沙,得到金子,不会再有优缺点并存的毛病了。这几句告诉我们:文章不仅要多改,而且要常改,这样才能剔除缺点,保留优点,使文章成为精金美玉。可见写文章不能一蹴而就,改文章也不能一蹴而就。字字看来皆是血。

《闲情偶寄》
10.人情淡薄,世态炎凉,只喜添锦上之花,谁肯送雪中之炭!

清·李渔 《意中缘传奇》以 “锦上添花”比喻给富贵者捧场,而以 “雪中送炭”比喻给穷困者济助,现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予帮助。

《意中缘传奇》
11.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清·李渔《芙蕖》。异馥(fù附):特殊的香气。纳凉:乘凉。这几句大意是:荷叶的淡谈清香和荷花的特殊香味,闻了可以使暑热为之减退,凉气因而产生。~几句写芙蕖的香气不同凡俗。作者运用通感移情的修辞手法,写原本诉诸嗅觉的香气,竟能使人在触觉上产生消暑纳凉的精神效应,把触觉与嗅觉沟通起来,进一步引发和扩大了人的审美感受,从更深的层次上描绘了荷花的美学价值。描写林木花卉的浓郁馨香时,这种手法可供借鉴。

《芙蕖》
12.编戏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收藏

上一篇: 李商隐经典语录

下一篇: 李煜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