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名言 > 桃李的名言

桃李名言

16.春早横招桃李妒,岁寒不受雪霜侵。

宋·杨万里《山茶》。这两句大意是:山茶花早春先开横招桃花李花的妒忌,在岁末酷寒的季节里它不畏飞雪严霜的欺凌,常绿不凋。“似共东风解相识,一枝先已破春寒”(明人张新诗句)。山茶于冬春之交开花,先于桃李,独领春光,因此横招桃花李花的妒忌与不满。它“叶厚有棱犀甲健”(苏轼咏山茶诗),“老叶经寒壮岁华”(沈周咏山茶诗),是常绿植物,叶厚革质,浓绿而有光泽,因此不怕霜侵雪逼。这两句从花早开、叶不凋两个方面突出山茶的特点,盛赞山茶的品格,构思很有特色。

南宋诗人 杨万里 《山茶》
17.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宋·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jì记)菜:一种野菜,开白色小花。这两句大意是:城中娇弱的桃李在风雨里凋零,仿佛在为春天逝去而愁苦;野外白色的荠菜花仍开满溪头,显现出盎然的春意。这两句不仅可用来描写春末的自然风光,而且由于城中桃李和溪头荠菜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故可用于形容截然相反的两种境遇,借以赞扬不被人们着重的弱小者的蓬勃兴起。

南宋爱国词人 辛弃疾 《鹧鸪天》
18.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宋·陆游《梨花》。这两句大意是:梨花粉淡如雪,清香宜人,在春花中独树标帜,自成一家,不容妖艳的桃李独占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唐人钱起《梨花》诗说“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也是以桃花作梨花的参照物进行对比和褒贬的。陆游对素洁淡雅的梨花充满赞美之情,其中不无况比之意。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梨花》
1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宋·黄庭坚《寄黄几复》。黄几复;黄庭坚少年时的朋友,写这首诗时,两人已经阔别十年。两句大意是:想当年我们曾在桃李芬芳的春天举杯共坎,如今飘泊江湖,在夜雨中挑灯相思,已经度过了十年光阴。这两句诗在当时就很有名,被张耒评为“奇语”,其中文字均属常见,奇在意境。前一句追叙京城相聚的欢乐,后一句抒写别后思念的深沉。“桃李春风”,景物何其美好,在这阳春季节临风举杯,谈心论文,展望前程,何等痛快!其中的“春风”还暗喻年轻人春风得意的神情,“一杯”又包含了欢聚时间短暂的意思。“江湖夜雨”,景物何其凄清,在飘泊江湖之际,夜雨声声之中挑灯思旧,何等怅恨!其中的“江湖”寄托了仕途不遇之慨,十年又喻示了流转江湖之时久,相互思忆之情长。这两句诗对仗工整,对比鲜明,不著一个动词,纯用景物表情达意,而情长意深,余味无穷,这正是其“奇”之所在。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寄黄几复》
20.已共寒梅留晚节,也随桃李斗浓葩。

清·孙星衍《月季花》。晚节:梅花严冬盛开,傲霜雪,斗严寒,在一年花事中开得最晚,故言“留晚节”。浓葩:秾丽的花朵。这两句大意是:已同梅花共度岁寒保留晚节,也与桃李争奇斗妍迎接春天。以议论入诗,重在写月季花的性格、气概与精神。

清代藏书家 孙星衍 《月季花》
21.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

南朝·梁·江淹《别赋》。攀:拉,扯。沾(zhān占):浸湿。这两句大意是:(她颤巍巍的手)挟着桃李树立撑着身子啊,不忍与儿子分离;望着爱子远去的身影啊,纵横的老泪沾湿了衣裙。~写一位自发苍苍的老妇送爱子从军戍边,她送了一程又一程。此去不仅是骨肉分离,而且生死难卜,所以她不忍离别,泪湿罗裙。这两句是伤别的名句。

南朝诗赋家 江淹 《别赋》
22.迎风桃李颜难驻,耐雪松篁味转长。

明·瞿式耜《咏梅呈牧师》。驻:留,存。篁(huang皇):竹林,泛指竹子。味:指韵昧,气韵。这两句大意是:追逐春风应时而开的红桃白李花色难久,转眼就会枯萎飘零;不畏严寒傲雪挺立的苍松翠竹青色永驻.愈久韵致愈长。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桃李常常为趋炎附势的轻薄小人的象征,而松、竹和梅花,则被称为“岁寒三友”。那傲雪耐寒、四季常青的松竹,成了孤直清白的正人君子的化身。作者就是根据这一传统喻义,以~两句喻指两种不同的人格:前者趋时媚俗.却只能得逞于一时,转眼即成历史的过客;后者坚持操守.刚正挺拔,则能彪炳青史,万古流芳。

明末诗人、民族英雄 瞿式耜 《咏梅呈牧师》
23.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这两句大意是:珍惜自己的芳心不要轻易吐露,让那些轻浮的桃李去争风闹春吧!明媚的春天,桃李竞开,争奇斗艳。诗人看到含苞未放的海棠,不由地感叹起来。海棠为什么姗姗来迟呢?是珍惜自己的年华,不肯过早地开放?是爱惜自己的清香,不肯轻易吐出?是爱护自己的名声,不肯与桃李争春斗美?这些原因都可能有,因此诗人才说:要珍惜自己的芳心,不要轻易吐出。很显然,诗人笔下的海棠富有矜持、自重、谦让、淡泊等品格。可以此二句形容海棠,或形容自尊自爱的女性。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24.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25.雨过无桃李,唯余雪覆墙,青天映妙质,白日照繁香。

宋·陈与义《酴醾》。雪覆墙:酴醾系攀缘茎,春末夏初开花,花大色白,故称。妙质:妙丽的姿质。繁香:指酴醾浓郁的芳香。这几句大意是:暮春雨过,桃李花已凋谢净尽,只余下酴醾花宛如白雪覆墙,青天映衬出它美妙的姿质,白日照耀着它散发出浓郁的芳香。第一句点时令,第二句写形象,第三句写姿质神韵,第四句写气味芳香,它是酴醾花的生动写照。虽然春色已老,人们仍可从酴醾的白花繁香里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无怪乎人们送给它一个芳名叫“独步春”。

宋代诗人 陈与义 《酴醾》
26.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

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嫣然:美女的笑容。桃李:此泛指山间野花。这两句大意是:竹篱间那株盛开的海棠嫣然一笑,把满山野花都比得粗俗不堪,黯然失色。这首吟海棠长篇是苏轼的得意之作,被前人誉为“词格超逸,不复蹈袭前人”(《诗人玉屑》),“冠绝古今”(《巩溪诗话》)。这是苏轼横遭贬谪,初到黄州时所写。这株海棠幽居独处,作者对它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因而视为知己,笔下充满感情。

北宋文学家 苏轼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27.东园三日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惟有小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宋·陆游《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著花不已》。小茶:指山茶。这几句大意是:东园里三日来下雨刮风,桃李零落被风扫得空空。只有小山茶不怕风吹雨打开得耐久,在绿丛繁翠中又开放了数枝新花颜色鲜红。山茶花耐寒长寿,花繁叶茂,从小寒一直到清明之后,屡开不败,风韵别致,深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以它和在风和日暖的春天盛开一时,一遇风雨便飘落净尽的桃李花相比,更显得它“偏耐久”的品性的可贵。这山茶花正是诗人执著追求理想、爱国精神永不衰退的生动写照。小诗情与景水乳交融,语言也清丽可喜。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著花不已》
28.一年两度伐枝柯,万木丛中苦最多,为国为民皆是汝,却教桃李听笙歌。

明·于谦《桑》。柯(kē科):树枝。这几句大意是:桑树在一年之中有两次被人们砍伐枝条,在万木丛中所受的苦难最多,为国为民造福的事都是由你来做,却让桃李逍遥自在地整日欣赏笙歌!桑树经济价值很高,桑叶可以养蚕,桑皮可以造纸,故桑树屡遭砍伐。作者以拟人手法赞美桑树“为国为民”不辞遭受砍伐之苦,并以桃李与之对比反衬,虽为咏物,但有明显的寄托。可用来咏桑树,也可用来赞美那种“为国为民”而不惧“苦最多”的人,或讽喻人间的待遇不公。

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于谦 《桑》
29.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诗句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如此深情地忠告?也许,诗人想到了,如果一旦开放,几场风雨之后,花就会很快坠落、凋零,“林花谢了太匆匆”,为了它的不至于很快谢落,为了它的长久,诗人宁愿红蕾深藏。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30.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香。元代诗人 画家 王冕

收藏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关于文化的名言

下一篇: 时寒冰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