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王通《中说·王道篇》。这两句大意是:居官清廉的人一心为公,于己无所求取,因而常感快乐;作官贪婪的人敢壑难填,物欲永不满足,因而常感忧虑。一“廉”一“贪”,一“无求”一“不足”,一“常乐”一“常忧”,两句对仗整齐,勾勒出两种作官人的形象和两种忧乐观,作者述而不评却褒贬自见。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人时时可见,可用这两句名言为之画像。
隋代文人 王通 《中说·王道篇》宋·苏轼《前赤壁赋》。:如果,假若。这两句大意是:(天地之间的万物各有主)假若不是属于我所有的,即使一些一毫也不去强取。了排解贬谪的苦闷,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表现了顺应自然,随缘自通,不妄求,不强取,纵情山水,寻求寄托的思想,从而保持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两句现在可借用来说明作官、为人都应清廉不贪,不是为我所有的东西,再微小也不能苟取。
北宋文学家 苏轼 《前赤壁赋》宋·张耒《腊初小雪后圃梅开》。:佛家把色、声、香、味、触、法总称“六尘”;把眼、耳、鼻、舌、身、意叫做“六根”。并认为“六尘”产生于“六根”。修道者达到真性清净不被六尘所污染,叫“一尘不染”。姑射(yè夜)仙人:《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霜,绰约若处子。”这两句大意是:(雪后初开的腊梅)寒香彻骨一尘不染,宛如姑射仙子的身姿冰霜雪露般晶莹。两句本是形容霁雪初绽的梅花纯净贞洁,寒香袭人,后被借用来形容人的精高、廉洁,不受坏思想、恶习气的影响和沾染。“一尘不染”成了使用率很高的表示廉洁、纯净的成语。
北宋文学家 张耒 《腊初小雪后圃梅开》宋·包拯《乞不用赃吏》。表:表率。这两句大意是:廉洁奉公的官吏是百姓的表率,贪赃枉法的官吏是人民的盗贼。是包拯向皇帝上书中的两句话。他以清官为楷模,视赃官为民贼,爱憎分明,道出了人民的心声。时至今天,仍可作如是观。
北宋名臣、清官 包拯 《乞不用赃吏》明·于谦《入京》。风两袖:喻居官廉洁,别无所有。朝天:进京朝见皇帝。明代习俗地方官进京都要携带特产、礼物献给皇帝,贿赂朝宫。闾阎(1ǚyán吕严):里巷的门,这里指百姓。话短长:说长道短。这两句大意是:我进京时总是两手空空而去,免得老百姓背后说我的闲话。于谦为官清廉不贪,时为兵部侍郎,河南巡抚,进京时一无所带,两袖清风,并作了这首《入京》诗: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表现了作者不媚上,不逢迎,严于律己,廉洁刚直的高贵品质。这种清廉无私,不阿权贵的品格,永远值得学习。“两袖清风”已成廉洁的代称,活在人们的口头笔下。
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于谦 《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