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名言 > 时机的名言

时机名言

1.天下大治,千载一时。

宋·苏轼《田表圣奏议叙》千载一时:千年难得的时机。

北宋文学家 苏轼 《田表圣奏议叙》
2.若不早图,后君噬齐。

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六年》。噬(shì室):咬。齐:通“脐”,肚脐。这两句大意是:如若不及早把他(楚文王)杀掉,往后再想杀他,你就像自己咬自己的肚脐一样不可得了。楚文王攻打申国时途径邓国,邓祁侯因楚文王是他的外甥而给予款待。有人看出楚文王怀有灭邓的野心,就劝邓祁侯乘机把楚文王杀掉,否则将后悔莫及,说了~的话。邓祁侯不听,后来邓画果然为楚国所灭。~两句以极其形象的比喻,说明除恶务必抓住时机,及早处理,失去了良机,就自害其身,后悔莫及。

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庄公六年》
3.乘着顺风,就该扯篷。西班牙小说家 塞万提斯
4.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乘:趁,就着。时:时机。这两句大意是:明智的人所宝贵的在于趁着时机办事,时机是不可白白丧失的。有了时机,就要抓住不放,利用有利的时机去办事,因为机会丧失了就不会再回来,所以明智的人对于时机都是很珍贵的。这两句多用于说明时机之难得,乘时之重要。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罗贯中 《三国演义》
5.先下手为强,后下手为殃。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殃:祸害。这两句大意是:先动手的占优势,后动手的遭祸害。双方敌对,在对方还没有准备好之前先动手,可以取得优势;相反,后动手的,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要吃亏。也有以后一个“为”字作“遭”字,或单说“先下手为强”的。这两句多用来劝人抓紧时机,及早动手。

元代杂剧作家 纪君祥 《赵氏孤儿》
6.人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 培根
7.一切努力都取决于掌握时机。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 索福克勒斯 《埃勒克特拉》
8.善于抓时机是最有力的武器。英国作家 约·尤德尔 《致埃塞克斯伯爵的信》
9.圣人论世而立法,随时而举事。西汉皇族淮南王 刘安 《淮南子》
10.弱者坐待良机,强者制造时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居里夫人
11.抓紧时机,这是我成功的秘诀。美国作家 奥尼尔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
12.圣人从事,必藉于权而务兴于时。

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五》藉于权:凭借权宜、权变。务兴于时:务必乘势而起。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战国策·齐策五》
13.玉在匵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匵(dú独):即“椟”,木匣。善价:高价。钗:妇女的首饰。奁(1ián怜):盛化妆用具的盒子。飞:飞腾。这两句大意是:美玉藏在匣子里希望卖得好价钱,玉钗放在妆奁中等待腾飞的时机。《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又,郭宪《洞冥记》记载一个传说:汉武帝元鼎元年,有神女留一玉钗,昭帝时,有人偷开匣子,不见玉钗,只见一只白燕从中飞出,升天而去。~是贾雨村在困顿中所吟的一联诗,自比玉、钗,企图得到赏识,以求飞黄腾达。这种利用比喻、典故抒情达志的写作方法可以借鉴。这两句可用于自比,也可用以喻人,说明等待时机,等待知音,以求来日发达。

清代满族小说家 曹雪芹 《红楼梦》
14.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

清·张维屏《新雷》。这两句大意是: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都已作好了安排,只待一声新雷,就会一齐勃发,姹紫嫣红的春天就会到来。全诗是:“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现在常以“只待新雷第一声”比喻新事物的成长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清代诗人 张维屏 《新雷》
15.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而发。西晋史学家 陈寿 《三国志》

收藏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关于进步的名言

下一篇: 关于文化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