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去妇词》女萝依附青松,珍贵的是想你是个依靠。 女主人公被其丈夫抛弃的悲惨命运。后两句是浮萍失绿水,教做若为流。作者以离开青松的女萝和失去绿水的浮萍,来比喻其悲惨的命运。
唐代诗人 李白 《去妇词》唐·李白《白头吟》。两草:指兔丝和女萝。兔丝,一种寄生植物,茎细如丝,常缠绕在其它植物上,吸收其它植物的养分而生存;女萝,一种寄生于树上的植物,茎长如带,常自树冠蒙络缀下。这两句大意是:两种草还可以一心相依而生,而人心却连草也不如。李白的《白头吟》是借卓文君作《白头吟》自伤的历史故事,并用卓文君自诉的口吻来叙事抒情,表达广大遭遗弃的妇女的不幸与控诉。前面几句是“兔丝故无情,随风任倾倒。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作者以兔丝的形象比喻男子的摇摆不定和无情;以女萝的形象比喻女子的感情缠绵和过于痴情,自悔所依非人。最后痛切感叹人不如草,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忘恩负义人的无限怨愤。作者巧用比喻,借物抒情的艺术手法,很值得借鉴。
唐代诗人 李白 《白头吟》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怨诗》。飙(biāo彪):暴风。箧笥(qièsì怯寺):盛放衣物的竹箱,长方形的叫箧,方形的叫笥。中道:半路。这几句大意是:(用细绢裁制的团扇)经常恐惧秋季到来,凉风驱散炎热,被弃置在箱子里,恩爱半途断绝。《玉台新咏》在这首怨诗前加有小序:汉成帝时,“班婕妤失宠,供养于长信宫,乃作赋自伤,并为怨诗一首。”可是最早收录这首诗的《文选》李善注则说《怨歌行》是古辞,而班婕妤拟之。《汉书·外戚班婕妤传》也无“并为怨诗一首”之说,故近人认为本篇是乐府古辞而非班作。诗的全文是:“新裂齐纨索,鲜沽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全诗以扇喻人,托物见意,“秋扇见捐”已成为常用的成语,用以比喻日久色衰,恩移情替,终遭丈夫遗弃的不幸妇女的命运。
南朝陈诗人 徐陵 《玉台新咏·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