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不足,狗尾续。唐朝开国宰相 房玄龄 《晋书》
上一句: 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更多 房玄龄经典语句
1.喜怒不形于色。
唐·房玄龄《晋书·阮籍传》。本句大意是:内心的喜怒哀乐从不在脸上表现出来。阮籍容貌出众,气宇轩昂,性格孤高,但他在政治上非常谨慎,~,因此能在政治极其黑暗的魏、晋之交,一次次地避祸全身。此句以直陈的手法表现人物“至慎”的性格,言简意赅,生动准确。自《晋书·阮籍传》与《北齐书·王琳传》之后,~成为表现人物性格稳重,城府较深的常用语。
《晋书·阮籍传》2.未知鹿死谁手。
唐·房玄龄等《晋书·石勒载记》。鹿:猎取的对象。本句大意是:不知谁能猎取到鹿。《晋书·石勒载记》:“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井驱于中原,~。”鹿在这里比喻政权。~表示还不知道谁能夺得天下。本句可用于表示不知道谁能夺取政权,也可用于讲不知谁能赢得比赛的胜利。
《晋书·石勒载记》3.迅雷不及掩耳。《晋书》
4.功业必由人所成。《晋书》
5.掷地,当作金石声。
唐·房玄龄《晋书·孙绰传》。掷:投,扔。金石声:指语言铿锵有力,读来和谐响亮。这两句大意是:(作品中的语言)扔到地下,应当发出类似钟磐般的声响。大石坠地,铿然有声;金属相击,丁冬作响。且古代有用金属和石头做成乐器的,如钟、磐等。晋人孙绰曾作《天台山赋》,文辞优美,声调铿锵-范荣期看了说:“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指出好的作品应当具有的语言特点。可供论述在文学创作中除要求内容充实外,还应力求语言准确有力,悦耳动听;也可引来赞美某些文学作品语言铿锵有力,和谐响亮。
《晋书·孙绰传》▍更多 关于假冒的经典语句
1.实际上三聚氰胺最根本的原因是出在那些大的奶业公司上,比如说光明、伊利、蒙牛相互竞争,相互竞争的时候竞相压低鲜奶的收购价格,同时要提高制成品的销售价格。但是因为存在竞争,所以制成品的销售价格提不高,而且奶制品的价格在消费者的压力下还得下降,制成品价格下降就需要鲜奶的价格下降,鲜奶的价格下降就会导致朝奶农开刀,迫使奶农出售鲜奶的价格要下降。但是,奶农辛辛苦苦地养奶牛、喂奶牛,好不容易生产出来了,他接受不了鲜奶价格下降的现实,怎么办?那就掺水。水掺多了怎么办?加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加多了怎么办?再掺水。这不就形成了一个恶性竞争。但是,竞争其实通常都是恶性的,通常是会变成这样的。最后是奶农和奶农相互竞争,奶业公司和奶业公司相互竞争,最后竞争来竞争去就出现各种各样的假冒伪劣商品。这不是市场内在的逻辑又是什么呢?我们通常可以观察到一个现象:哪个地方市场经济繁荣活跃,哪个地方坑蒙拐骗的就多、人心就堕落;哪个地方比较封闭、比较落后、对市场不开放,或者市场渗透程度比较低,哪个地方民风就比较淳朴。这不但是中国的特点,而且是全世界的特点。面对这样一些基本的社会事实和历史事实,张维迎竟熟视无睹,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开始是自欺欺人,后来可能不自欺了而只欺人了,所以他前面是无知,后来就变成无耻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韩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