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周,战国哲学家 庄子 《逍遥游》
名言解释:
战国·庄子《逍遥游》
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他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啊。注释:宋荣子:战国时宋人。举世:所有同时代的人。举:全。之:代宋荣子,下句的“之”同。加:更。劝:鼓励,这里是被动用法,可以解作“努力”。非:责难。沮:止,这里解作丧气,泄劲。定:确定。内:指我。外:指物。分:分别。辩:通辨,分辨。境:界限。斯已矣:如此而已。
下一句: 举大事者,不忌小怨。
▍更多 庄子经典语句
1.大仁不仁。
2.小人甘以艳。
3.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4.通于一而万事毕。《庄子·天地》
5.相嘘以湿.相濡以沫。
战国·庄周《庄子·无运》。嘘(xū嘘),张口嘘气。濡(rǘ儒):沾湿,润泽。沫:口水,唾沫。这两句大意是:(鱼在陆地上)嘘着气,吐着唾沫,用来互相沾湿。《庄子·天运》:“泉涸,鱼相与处于陆.~,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说:泉水干枯了。鱼赴于陆地,互相以唾沫沾湿,虽见关切之情,终无济于事,还不如在江湖里各游各的好。~在《庄子》原文中,是以鱼吐沫相比喻儒家鼓吹的仁义.认为小惠相及不如相忘于浑沌。后常用以比喻同处于困境之中,彼此关怀,互相救助.但毕竟作用太小,无济于事。
《庄子·无运》